(20:20更新回應)2024年波隆那童書展的獲獎插畫家名單出爐,今年台灣僅鄭元欽一人獲獎,反觀過去台灣每年得獎名額不少,大陸則鮮少得獎,然而今年超車共9人得獎。出版業指出,近年文策院成立並主辦參與各國際展會,然而在推動內容產業投資,引入資金上多重視影視產業,出版、插畫、漫畫等作為源頭的IP卻未被同等重視。

青林出版社董事長林訓民分享指出,過去台灣在波隆那童書、繪本插畫創作的得獎者名額不少,而中國大陸的得獎者今年卻有9人,甚至超越日本的4位、韓國的3位,而台灣今年更只有鄭元欽一人獲獎。據書展基金會表示, 2022年起波隆那插畫展開始區分「入圍」與「得獎」名單,在此之前只有「入選」名單,即入選即得獎。

而在2022年,台灣共有周宜賢、黃一文、林廉恩、鄒駿昇得獎;2023年有陳瑋璿、黃亮昕、潘心屏得獎。業界指出,文策院自2019年底成立,近年對出版業多扮演媒合平台角色,有業者直言主事者「對出版產業不了解」,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把大量的資源挹注在影視音產業,然而能夠作為IP資源的出版、漫畫、插畫,得到的「關愛」卻相對少了許多。

台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黃俊維就指出,若以投資角度來看,與出版業的合作頂多幾十萬,回報率也小,但漫畫、出版這些IP而言需要較長期的經營,以日本的《鬼滅之刃》而言也是連載了很久,隨著動畫發酵才開始爆紅。參考國外的作法,其實是應該在創作初期也就加入商業投資者的角色,如日本的鋼彈已不只是動漫,衍生的周邊商品獲利才更為可觀。

出版業者另指出,文策院委外製作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2024年才看到的是2022年的調查與數據,產業變化早已一日千里,這樣的報告對產業幫助不大,反觀日本、或英、美,產業報告都是隔年就馬上公布的,台灣卻礙於主計處法規而綁手綁腳,呼籲像這樣的產業健檢應即時提供業界才能精準參考。

文策院回應指出,對於出版、動畫、漫畫、插畫、圖像以及IP授權等產業的資源挹注,從內容開發、人才培育、平台打造、跨域IP轉譯媒合及投資等,多管齊下,帶動跨域產業的共同發展。如在韓國釜山影展、法國里爾 Series Mania 劇集展等,協助業者參與出版轉影視提案單元,參與日本與韓國角色IP授權展會,協助業者媒合潛在買家;經營《CCC追漫台》開發多元題材台漫,於台灣漫畫基地開設人才培育課程,提供法律諮詢等。

另外,也投資籌組動畫製作委員會、成立內容數位平台等為主要營運項目的公司,並協助開發、投資《魔法阿嬤2》、《勇者動畫第二季》等動畫專案,並於日本、法國與泰國舉辦台漫推介活動。目前也正在與國內數家大形出版社討論合組「出版轉影視」的IP文本開發公司,從故事源頭到市場開拓,因應全球市場變化與產業需求,協助文化內容跨產業發展。

#得獎 #產業 #台灣 #文策院 #出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