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新春開工,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提出新年新希望,直言:「我有兩個夢」,期望已投入逾十年的淨零碳排事業及科文双融,能為台灣產業帶來再次掌握典範轉移的新契機,同時順勢造勢,借重台灣科技島的創新科技,為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因疫情停辦四年的實體團拜活動後,今(15)日包括宏碁、緯創及,科文双融等企業主管,先後前往施振榮家中拜年。對於新的一年,施振榮表示,人生七十又一回,在邁向80歲之際,希望能夠繼續不斷地學習,並對台灣未來做出更大的貢獻。
施振榮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台灣的永續發展及競爭力,基於台灣未來長遠的發展,這些年他退而不休、至今仍持續善盡個人的社會責任(PSR),並持續挑戰困難、突破瓶頸、創造價值,更投身實踐兩個夢想,希望能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其中一個夢是希望台灣能掌握淨零碳排帶來的契機,及早投入做好產業典範轉移的準備,第二個夢則是持續推動科技與文化的双融。
施振榮指出,過去台灣曾在全球半導體(台積電)與個人電腦(宏碁)產業啟動了典範轉移,在產業從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的大趨勢下,讓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現正值全球推動淨零碳排的大趨勢,施振榮也呼籲,台灣要順勢造勢,要借重科技島過去多年累積的基礎,不斷創新。
目前在推動淨零碳排領域上,施振榮透過由他共同發起創辦的庫得科技、進軍電動物流車巿場,希望以創新的商業模式啟動電動車的典範轉移。此外,在零碳排船領域方面,施振榮則與其國際友人Gunter Pauli共同創辦了保利馬公司,並再次擔任董事長,希望啟動船舶巿場的典範轉移。
至於在推動科文双融方面,他也指出,台灣未來的新願景就要以成為世界的「創新矽島」(Si-nnovation)為定位,打造台灣成為東方矽文明(Si-vilization)的發祥地。
施振榮表示,過去台灣因為促進3C產品普及化已對世界的物質文明做出貢獻,但硬體只是載具,載具上的內容更與文化及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期待未來在矽科技的基礎上,台灣應當仁不讓,要讓來自台灣文化藝術的精神文明,也能對人類文明做出更大的貢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