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偏鄉地區的療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其中牙科醫療更是首當其衝,目前全台有55個鄉鎮完全沒有牙醫師執業,然而近期波波牙醫爭議延燒,引發大眾關注。對此,高雄市山地原住民議員范織欽今(19)日強調,政府應推動偏鄉醫療精進計畫,「只要經過專業審認的醫事人才願意來到原偏鄉地區服務,我們都歡迎。」

衛福部投入24億元,計畫推出「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2期(113-116年度)」-充實在地牙醫醫療量能計畫」,原本因苦無醫師願意到偏鄉,才考量以外籍牙醫學生參與。

不料,卻因波波醫師醫療致死案爆發,本土小牙醫聯盟以不要讓偏鄉計畫淪為國外學生回台執醫跳板為由,要求衛福部撤回偏鄉醫療計畫,甚至說:「怎麼可能叫牙醫去司馬庫斯設立醫療點,靠著稀落的人民存活?7-11都開不下去。」

偏鄉醫療資源缺乏,長輩牙齒無法獲得妥善照顧。(范織欽服務處提供)
偏鄉醫療資源缺乏,長輩牙齒無法獲得妥善照顧。(范織欽服務處提供)

然而,不少偏鄉地區民代、民眾對此大感不平,「說這種話,有何立場反對醫療資源下到偏鄉,為了擋波波,竟連偏鄉民眾醫療都可以犧牲。」

高雄原民區位處偏遠鄉區,原民議員范織欽直言,偏鄉缺少長期駐診醫師,民眾牙痛只能忍,常痛得快受不了,只能等牙醫不定期上山來,常看到醫生時只能拔牙,尤其偏鄉老人多面臨牙齒損壞或牙周炎等問題,根本無法及時獲得治療。因此,他鄭重呼籲,政府應推動偏鄉醫療精進計畫,讓牙科醫師定期駐診,照顧偏鄉民眾。

#波波牙醫 #偏鄉 #醫療 #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