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盛頓的搜尋結果,共4,811筆
1916年5月的日德蘭海戰(Battle of Jutland),則是鋼鐵戰鬥艦的唯一一次大海戰。當時,德意志帝國為了突破英國的北海封鎖,決定出動公海艦隊的主力編隊,與英國皇家艦隊來一場決戰。是役,德國海軍表現出極高的水準,擊沉英國3艘戰鬥巡洋艦、3艘裝甲巡洋艦,8艘驅逐艦;德國僅損失1艘戰鬥巡洋艦、1艘前無畏艦,4艘輕巡洋艦。人員損失也是德國較少,英國陣亡6000人,德國陣亡2500人。
有看過魚搭雲霄飛車嗎?澳洲科學家捕捉到大批鮣魚吸附在座頭鯨身上,隨著座頭鯨高速暢遊海底世界,當鯨魚浮出水面呼吸時,這群鮣魚像是算好時間般同時離開,當鯨魚返回海裡時,鮣魚又重新出現、黏在鯨魚身上。
據觀察者網報導,輝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一句「中國將贏得人工智慧(AI)競賽」,再次引發輿論對中美該領域競爭的關注。「矽谷有多少技術建立在中國AI基礎之上?」彭博社11月9日以此為題發表的一篇文章,引用多個例子說明,中國低成本的開源AI模型不僅正在吸引全球用戶,還在悄然獲得矽谷的青睞。作者認為,美國政府若還想長期保持領先,不妨先想想矽谷倒戈中國AI的原因。
據觀察者網引述英國《金融時報》11月9日報導,繼挪威和丹麥後,英國也開始憂慮中國電動公車構成「國家安全風險」。報導稱,英國政府正在調查數百輛中國製造的電動巴士,是否存在被遠程熄火的風險。但相關指控遭到陸企嚴正駁斥。
名人堂球星威肯斯(Lenny Wilkens)美國時間周日過世,他剛於10月28日度過88歲生日。威肯斯打過15年NBA(1960-75),那是還沒有三分球的年代,主要效力聖路易老鷹(亞特蘭大老鷹)、西雅圖超音速(奧克拉荷馬雷霆),退役後擔任總教練。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現身於本周的NFL例行賽,成為47年來首位出席賽事的現任總統。史上僅有3位美國總統觀戰過NFL例行賽:1969尼克森(Richard Nixon)、1978卡特(Jimmy Carter)、2025川普,此外川普也是首位出席NFL超級盃決賽的美國總統。
美國近期連4場選舉,民主黨皆通殺共和黨,讓外界不僅驚呼,美國總統「川普的大麻煩來了」!但最新分析和民調數據顯示,反川選民情緒依然強烈,而他們的投票意願遠超支持者。不過,川普準備端出政策,救支持率,他9日發文指,關稅帶來巨額進帳,他將發給每個美國人(不含高所得)至少2000美元(約台幣62000元)紅利。
美國新創核能公司X-energy愛達荷國家實驗室 (INL), 啟動了其先進的 TRISO-X 核燃料的關鍵性測試,即長期輻射照射測試,時間達到13個月,以確定核燃料的安定性與耐高溫特性。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在缺席幾天後,在周日公開接受俄羅斯媒體的專訪,顯示他的地位應該還沒有出現問題。在訪談當中,他表示準備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舉行面對面會晤。但同時,他堅持認為在討論烏克蘭戰爭時,必須考慮到「莫斯科的利益」。
在文明民主時代,任何一個政黨,不論是執政還是在野,黨派組閣抑或黨首更迭,皆屬再平常不過之事。然而,在台灣,國民黨本次選舉鄭麗文任主席,媒體輿論排山倒海,兩岸同胞情緒拉滿。台灣問題的特殊歷史背景注定其命運多舛。興衰成敗和前途命運,不僅影響台海兩岸,而且涉及大國關係,波及地區安全。鄭麗文11月1日就職期間向2300萬台灣民眾承諾「國民黨絕對會是開創百年兩岸和平、帶領台灣的重要政黨」。全球局勢動蕩不安,地區矛盾疊加質變,台灣民眾論戰色變,前途命運,生死攸關。
雖然安東尼戴維斯、克雷湯普生、厄文、萊夫利等主力都因傷缺陣,賽前位居西區墊底的獨行俠,9日仍靠馬歇爾替補拿下30分,華盛頓14分、10籃板,選秀狀元弗拉格12分、6助攻與6籃板,最後以111比105驚險擊敗東區墊底地主巫師,獨行俠除了中止自身4連敗,也讓巫師吞下更加難堪的8連敗。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原訂11月13日公布,但聯邦政府持續關門刷新最長紀錄,9月CPI上月底出爐後,白宮即預告缺乏人力實地查價,10月通膨數據可能難產,恐創下美國史上首度無法如期公布CPI的紀錄。
當地時間11月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巴西貝倫開幕。美國30年來首次缺席一度引發國際社會擔憂,但不少參會人士反而如釋重負,畢竟川普政府對氣候議題的反科學敵意,早已成為全球氣候變暖國際合作的障礙。
你累了嗎?美國總統川普6日在一場白宮記者會上打瞌睡,對抗瞌睡蟲20分鐘的畫面全被媒體拍下,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隨即嘲諷他:「瞌睡唐回來了!」
上月30日舉行的「川習會」未提台灣問題,引發外界揣測。日媒7日報導稱,這要「歸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事前鋪墊,向美國總統川普說明台海局勢的重要性。報導並指出,處理「台灣有事」(發生緊急事態)是高市對美安保交涉的核心,日本首相官邸的幕僚核心也是為此組建而成。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先揚後抑,因市場預期美中兩國達成緩和貿易戰的協議,中國已同意購買美國大豆,受到重啟採購預期提振,大豆期價升至 16 個月來的最高點,小麥期價逆勢上漲,達到三個月來的最高點,玉米價格也隨之走高,但截至周四(11/06)大豆和小麥期貨價格暴跌,從數月高點回落,因有跡象顯示中國從美國購買的商品數量有限。
美國總統川普的外交政策在西歐與東亞引發盟友不安,但對白俄羅斯、高加索與中亞等前蘇聯國家而言,卻帶來美國重新關注與實際利益。
中美元首「習川會」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登場後,雙方達成貿易戰停火一年的共識,同時中方承諾放寬稀土出口管制一年。路透引述業內消息人士表示,中國正在著手設計新的稀土出口許可制度,有望加快出口流程,惟不太可能如華盛頓所希望的完全取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