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 關稅政策的搜尋結果,共9,243筆
中新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11日在北京與挪威外交大臣艾德會談。陸挪願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抵制脫鉤斷鏈。雙方一致認為,應切實履行迦薩停火協議,特別是對衝突當事方有影響力的國家,應為全面持久停火提供必要支持。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最新進度,行政院長卓榮泰11日表示,台美雙方都希望盡快談妥,但時間點並非我方可單方面決定,不過「最近應該會有些進展」。而若美國最高法院判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違憲,是否可要回台灣被課徵的關稅?經濟部長龔明鑫指出,等美方判決出爐後2周內會提報告。
苗栗縣議會第6次定期會11日開議,由苗栗縣長鍾東錦做施政總報告,鍾東錦報告指出,面對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及中央刪減地方一般性補助款的艱鉅挑戰,縣府在積極表達立場及尋求因應措施的同時,縣政9項重大建設項目推展並無停滯,其中更達成了幾項重要的里程碑。
11月6日美股因民間裁員數據升高,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企業10月共宣布裁員超過15萬 人,創下自 2003 年以來同月新高,引發市場焦慮,市場產生拋售壓力,造成美股與台股同時下跌,上周五(6日)台股亦開低走低,下跌近600點。野村投信表示,在AI強力帶動下,明年行情仍具期待,台股多頭行情並未結束。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積電 COWOS 先進封裝產能緊缺的背景下,僅少數大型企業取得關鍵GPU產能,進一步強化「大者恆大」的產業結構,相關供應鏈權值股預料有機會持續扮演多頭動能。
10月連假變多,國籍四家航空單月營收大回溫,均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的「光輝10月」。長榮航空(2618)10月合併營收189.04億元,年增4%;華航(2610)10月合併營收181.07億元,年增6%;星宇航空(2646)10月合併營收為36.97億元,年增19%;台灣虎航(6757)10月合併營收15.66億元,年增20%。
台驊控股(2636)10月合併營收14.89億元,月減1.02%,年減30.39%;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175.32億元,年減17.52%。面對關稅政策不穩多變、全球經濟需求疲軟及運價低檔的挑戰,台驊控股指出,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持續下,特別是美歐消費需求疲弱,加以貿易與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仍高,使景氣與貨量回升面臨挑戰。近期亞洲主要航線海運價格短期上行,反映船公司調整運力及市場供需結構階段性改善。整體而言,11月海運市場可能出現「運價短期回彈」情形,但能否轉化為貨量與營收成長仍待觀察。
美國聯準會重啟降息,在資金寬鬆與科技熱潮雙重推動下,也推動美股表現屢寫新高,市場法人表示,儘管美股今年以來累積漲幅已高,考量美國經濟仍具韌性,企業獲利穩健,並看好降息循環與季節效應有助支撐後續行情,建議透過美股基金來掌握行情,穩健布局可透過以美股為核心的多重資產基金來參與。
川普的5天亞洲行旋風式登場,卻在最關鍵的多邊峰會缺席。他的選擇不只是外交策略,更是人格政治的再現。他以個人風格主導外交節奏,將萬聖節派對塑造成比APEC更值得出席的「儀式」,這種選擇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表態。
在美國關稅政策面臨最高法院對其合法性質疑的敏感時期,總統川普擬通過關稅收入「向每個美國人支付2000美元分紅」。然而,財政部長貝森特迅速解釋,稱這筆資金可能並非直接支付,而是透過一系列減稅措施實現,例如小費免稅和加班費免稅。
華碩於第三季季底出貨高峰後,10月業績較9月高基期回檔25%,但電競、板卡等產品線延續動能,加上雙十一電商檔期啟動備貨效應,其單月集團合併營收663.3億元、品牌合併營收627.26億元,年增皆超過3成,同步再寫下同期新高,亦創單月歷史第四高。
摩根士丹利近日公布,羅素3000指數企業第三季獲利成長增幅中位數達11%,不僅高於前一季的年增6%,更創下2021年第三季以來最佳表現。顯示企業展現強大適應能力並找到應對關稅衝擊的方法。分析師樂觀預測,企業獲利強勁將有望推動美股明年持續上揚。
金融股今年以來表現穩健,整體上市金融股上漲5.38%,對於明年整體金融業獲利展望,公股銀行高層指出,要觀察諸多風險因素,如美國貿易政策發展及其影響仍具不確定性、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走向與財政風險升溫、地緣政治及大陸產能過剩仍存等重大變數。
鉅橡(8074)公布第三季財報與10月合併營收。受惠AI伺服器與高階PCB需求持續升溫,公司營運表現穩健,展望維持樂觀。
中美同步自10日起暫停互徵港口費,航運業鬆口氣,但也憂心中美貿易與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仍高,加上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尤其美歐消費需求疲弱,運能供過於求,景氣與貨量回升面臨的挑戰更大,運價短期顯著回升的難度高。
三連假效應帶動,航空業交出營收好成績,長榮航空10月客運營收達119.50億元,貨運營收達46.99億元,合併營收達189.04億元,寫下史上最佳10月。華航集團 10 月合併營業收入為 181.07 億元,增幅 5.7%,突破歷史同期最高,其中客運收入 109.9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9.06 億元,亦是同期最佳成績。
嘉威生活(3557)公布第三季財報,由於處於淡季中,單季合併營收為6.35億元,年減49.26%;毛利率30%,營業淨損1.15億元,稅後淨損1.22億元,均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除了本業疲弱外,台幣兌美元升值、越南盾兌美元貶值產生兌換損失,也對營運產生影響,每股虧損為1.45元;累計前三季虧損0.23億元,年減104.96%,稅後淨損0.23億元,每股虧損為0.27元。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川普總統稱美國人或許可獲得至少2000美元的「關稅紅利」,這可能透他今年早些時候具代表性之經濟政策法案裡的減稅措施來實現。
特力(2908)114年10月合併營收為27.2億元,年減2.53%,特力表示,貿易事業體將深化南進供應鏈,推動採購地區多元化布局,以強化供應彈性,因應潛在突發情況及全球大型客戶的緊急出貨需求,特力屋部分第4季居家修繕需求已提前發酵,預期將為年底旺季的營收表現挹注成長動能。
儘管面臨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就業市場放緩及地緣政治風險等挑戰,外銀仍預期,美國降息循環啟動,及主要央行持續推動寬鬆政策,經濟成長動能有望延續,美國經濟「軟著陸」仍為基準情境,聯準會年底前還有降息空間,全球多數市場亦將受惠於寬鬆環境,為風險資產帶來支撐。
部分鋼廠嘗試以減產或調整盤價因應,但整體供需失衡、需求復甦遲緩與國際貿易不確定性等多重因素,持續壓抑鋼價與產業信心,鋼鐵業在歲末面臨嚴峻考驗,第四季旺季不旺幾乎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