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營業毛利的搜尋結果,共1,795筆
聯發科(2454)公布10月營收,單月達520.26億元,月減4.24%、年增1.78%;前10月累計營收4,978.04億元,年增12.20%,逼近5,000億元大關。依第四季營收預測中間值推算,2025年全年營收可望再創新高,規模將突破190億美元。
京元電子(2449)今年第三季財報亮眼,毛利率達36%,獲利優於預期,前三季每股盈餘7.17元。展望第四季營運,外資評估,京元電單季營收可望季增6-8%,且毛利率可望再進一步提升。受惠於AI需求強勁與測試時數延長,京元電預期整體GPU營收明年將年增超過 60%。除了GPU,將受惠於強勁的AI ASIC市場,特別是Google的TPU與基於ARM架構的CPU,計畫到2027年將AI ASIC測試機台增加至350台,遠高於目前AI GPU測試機台約90台。外資上調京元電2025-2027年EPS表現,可望年年創新高紀錄,並在明年挑戰一個股本關卡。
AI資料中心HVDC電源架構逐漸成型,順達(3211)攜手國內電源大廠積極開發400VDC/800VDC BBU,最快2027年量產,隨著BBU在大型CSP廠AI資料中心滲透率提升,順達總經理張崇興表示,BBU將是2026年營運成長主要動能,明年BBU等非IT產品營收佔比可望達40%到50%,今天盤中股價走弱。
群創(3481)公布2025年第三季營運成果。群創今年第三季、前三季EPS成功轉盈,單季每股盈餘0.01元,第三季稅後淨利達損益兩平,累積前三季基本每股盈餘為正獲利。展望2025年第四季,時序進入面板傳統淡季,面板需求將走緩,業界也持續採「按需生產」策略,面板價格可望持穩,預期面板整體供需維持平衡。群創將持續因應市場變化動態調整產品組合、提高營運效益;同時致力推動雙軌轉型策略,持續深化非顯示器領域布局。
佳能(2374)2025年第3季稅後盈餘為2.85億元,超越上半年,單季每股盈餘為0.89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1.35元,受惠於新產品陸續開始出貨,佳能10月合併營收11.6億元,月增9.04%,創近9年以來新高,佳能表示,隨著機器手臂相關產品等新品出貨放量,第4季營運可望維持高檔,今天早盤跳空開高。
螺絲廠世豐(2065)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暨10月營收。世豐今年第三季獲利成長超過4成,單季每股盈餘升至0.81元,季比轉盈;前三季獲利減少85%,累計基本每股盈餘降至0.39元,世豐仍持續精進營業成本及費用等管控。展望第四季,世豐觀察,美洲地區居家DIY應用領域、建築工業領域對於螺絲產品仍保持一定市場需求,同時歐洲市場接單亦逐步放大,有助於拓展集團未來業務布局穩定發展動能。
傳奇(4994)前三季合併營收8.94億元,年減27.43%;營業毛利6.01億元,年減26.13%,營業利益1.41億元,年減44.45%;稅後淨利1.13億元,年減53.96%,每股盈餘1.71元。
研揚(6579)今年第三季每股盈餘升至1.54元;前三季獲利減少約35%,累積基本每股盈餘降至3.44元。展望後續營運,研揚今年第四季營運預估持平第三季,而明年接單持續穩定成長,明年營運保持樂觀態度,預估將會有雙位數成長,整體後續毛利率將穩住33-34%水準。至於記憶體漲價衝擊上,研揚將可轉嫁至客戶。
宏全(9939)公布第三季財報,第三季本業表現亮麗,加上新台幣匯率回穩,營收獲利均創歷史單季新高;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228.99億元、年增4.7%,營業利益31.46億元、年增4.1%,稅後純益22.47億元、年減9.29%,EPS為7.6元。
藍天(2362)第三季財報出爐,單季合併營收約新台幣55.1億元、年減22%,營業毛利11.2億元,營業利益3.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業外因新台幣匯率回穩及資產評價利益回升,單季稅後淨利8.9億元,EPS為1.54元創近12年來單季新高。
健鼎科技(3044)2025年第3季稅後盈餘為29.54億元,年增27%,創下單季歷史新高,單季每股盈餘為5.62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14.75元,亦是歷年同期新高,健鼎今年前10月合併營收為606.66億元,年成長11.6%,健鼎預期,今年獲利有望創歷年新高。
群聯(8299)第三季合併營收181.37億元,季增1.4%、年增30.1%,創歷史同期新高。毛利率提升至32.4%,季增3.3個百分點,年增3.2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2.27億元,年增222.1%,每股稅後純益達10.75元,為歷史高檔水準。
工業電腦廠研揚(6579)7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林建宏指出,第四季營運預料延續第三季表現,整體來看,包括歐洲、美國或中國大陸、新興市場等,在推展專案上都相當順利,部分專案明(2026)年可望放量,對明年業績抱持樂觀態度,惟記憶體缺貨問題短時間難以緩解。
BBU等非IT產品出貨持續攀升,順達(3211)總經理張崇興表示,今年第4季營收有機會與第3季相當,毛利率要看產品組合還不一定,考量新台幣不利影響,預期2025年營收年減幅度在10%以內。
GB系列AI伺服器需求穩定成長,川湖(2059)2025年第4季營運可望微幅成長,展望2026年,川湖執行副總經理王俊強表示,2026年依舊是穩定成長的一年,第1季因2月有過年等假期是最低,營運可望維持過去兩年逐季成長,我們在伺服器導軌版圖會持續擴大,距離也會愈拉愈遠。
在雙11檔期需求優於去年,加上矽水膠產品持續出貨帶動下,晶碩(6491)10月營收跳升,月增、年增皆達雙位數,寫23個月來高點。法人指出,晶碩第三季營收表現強勁,主要是日本市場強勁成長挹注,彌補了中國大陸市場疲弱表現,第四季在矽水膠產品持續放量、產品組合轉佳帶動下,營收、毛利率有望優於第三季。
雙鴻(3324)公布2025年前3季財報,其中第3季稅後盈餘為9.74億元,季增5.16倍,創下單季歷史新高,單季每股盈餘達10.66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18.13元,雙鴻預估,第4季營運可望季增25%,再創單季新高,美系外資最新報告維持雙鴻「觀望」評等,雙鴻早盤股價力守平盤。
台郡(6269)2025年前3季每股淨損為5.09元,台郡財務長熊雅士表示,從客戶需求來看,第4季產能出貨與第3季約略相當,其中AI伺服器可望有雙位數成長,2025年是公司轉型低谷,2026年營運可望蓄勢待發,未來公司將轉型成為訊號傳輸解決方案廠,以掌握高速運算與AI傳輸需求快速成長的趨勢。
橘子(6180)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為23.1億元,季增25%,年減29%,受市場競品加入及去年同期重磅新品推升基期影響,遊戲事業營收呈現年減,正持續透過內容更新與營運策略優化,鞏固玩家成長動能;其他事業群則保持雙位數年增表現,持續推進多元業務布局;營業毛利為6.6億元,季增42%,年減40%;營業損失0.76億元,較去年同期轉虧,主要高毛利事業比重減少及加速布局創新業務,提高研發投入所致;歸屬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為249萬元,年減99%,每股盈餘0.01元。
散裝航商正德(2641)6日公告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7.15億元,季增29.92%、年增67.74%,創同期最佳,營業毛利3.15億元、年增57.22%,稅後純益2.0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6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