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齋誌異》卷二有《快刀》一篇,寫明末時,官軍捕獲山東盜賊十多人,羈押到市曹斬首。其中一名士兵拿的那把刀非常鋒利,盜賊中有一人認識這個士兵,就對他說:「聽說你的刀最快,斬首時不會割第二次,請你用這把刀殺我。」士兵也同意了,於是行刑時,士兵一刀砍下去,那個盜賊的人頭滾出數步之外,在地上旋轉未定時,口中喊叫:「好快刀!」
然而這是小說家所言,當然不能當真,因為人說話得靠聲帶振動,只有一顆人頭是根本無法發音的。但是,史籍中卻常見相似的案例,明末抗清英雄瞿式耜被清朝殺害後,家屬前來收屍,並把他的頭裝在一個木盒子裡,此時他的眼睛還睜著,家裡的人對著他的頭說:「公子平安無恙,你可以閉眼了。」他仍然不閉眼,有人又說:「焦侯(即焦璉,曾被封為新興侯)也平安無恙。」這時他的眼皮才閉上。人們都說:瞿公的靈魂未泯,死後還惦記著朝廷大事。但是瞿式耜被殺後大腦是怎麼想的,也是無法證實的。
而近代學才林紓和王子仁曾一同探討過人被斬首後的短暫瞬間,有無知覺的問題,林紓認為,人被殺後督脈則斷,必然一無所知。王子仁則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說法國有兩個醫生研究過這種現象,認為人的頸部筋雖然斷了,但腦氣還沒有立即消亡,可能會有微弱的知覺。不久,其中一個醫生犯了死罪應當斬首,他的朋友對他說:「你的頭落地後,我捧著你的臉叫你的名字,你若有知覺,就睜開眼看著我。」,犯罪醫生同意此要求,到受刑後,朋友按照所說的去做,死者的頭顱果然睜眼看他一下,隨即閉上,再喊第二聲時,眼皮卻不再睜開。
另外還有一例,法國化學家安東·羅朗·拉瓦錫(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是化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卻不幸被法國大革命風暴擊倒,拉瓦錫成為被革命對象送上斷頭台。當他向人民法庭請求寬限幾天執刑,以便整理自己的化學實驗結果時,在當時過激的革命狀態下竟得到「共和國不需要科學家!」的回答。據說在斷頭台上,拉瓦錫作了平生最後一項實驗,當時有人爭論斷頭機行刑時,人在身首分離後還能存活多久?於是拉瓦錫答應在鍘刀落下後儘量眨眼,1794年5月8日行刑後的劊子手,提起這顆偉大的頭顱計數,說拉瓦錫至少眨了11下眼!
【本篇文章非正式學術論文,如有不同史實觀點,歡迎留言指正】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