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雖然絕大多數日本婦女沒有到前線作戰,卻在日本國內積極致力於「後方」服務,讓前線士兵無後顧之憂,不過她們遠比日本男人更加瘋狂,成千上萬的日本女性被稱為「軍國之母」、「靖國之妻」,在日本對外侵略戰爭期間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為了支持前線士兵,大量的日本女性在後端工廠上班,負責軍事裝備的生產與運送,甚至還專門成立「大日本國防婦女會」。
當時有不少青壯年男子都被徵召去當兵,但也有人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意上戰場,不過日本婦女認為,上前線參戰是為國爭光,拼命鼓吹丈夫上前線作戰;若是勸說無果,激烈者還會祭出「死諫」,讓丈夫毫無牽掛的上戰場。
未婚女子為了激勵日本男人參戰,不僅自願與參戰士兵結婚,甚至「光榮」投身成為慰安婦,日本國內還會定期舉辦慰安會,用來「犒賞」回國士兵,一些不確定自己在前線打仗的丈夫是否還活著的女人,也紛紛加入該組織,以「博愛」的方式,慰藉英勇的士兵。
於此同時,戰爭導致人口大量銳減,日本女性一肩扛起生育職責,徹底淪為生孩子的機器。政府每年表彰兩名以上陣亡者的家庭,以教育母親們要為天皇和國家生育、養育孩子。
在14年的戰爭期間,日本婦女不是作為個人、而是透過形形色色的婦女團體,被捲入瘋狂的戰爭體制中,進行了各種名義的軍事援助,直到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和天皇的投降書,才徹底打醒狂熱的她們,取而代之的是被美軍佔領的未知恐慌。
文章來源:每日頭條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