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就在過去的一萬年,人類進入了文明史之後,我們的身體仍然在演化當中。比如,歐洲人的膚色,是在大約五千年到八千年前,才從原本的「非洲黑」演變為白色(見第八章)。青藏高原、南美洲安迪斯山脈和非洲衣索比亞的高山人口,是在約一萬兩千五百年前,演化出適應能力,可以在高山缺氧的環境下存活(見第二章)。澳大利亞的沙漠,白天酷熱,溫度達到四十度以上,夜晚則低到零度以下,但澳大利亞原住民族的祖先,在五萬年前抵達之後,便在八千年前左右,產生基因突變,演化出適應能力,可以讓他們的後代子孫,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生活。不過,文明人最近的演化,最常被人引用的一個例證,便是著名的「乳糖耐不耐」的課題。

人類在嬰兒時期,都具有天生的乳糖能耐,也就是說,嬰兒不管吮吸母奶,或喝嬰兒奶粉,都沒有問題,可以消化母奶或牛奶中的乳糖,從中攝取營養。但過了嬰兒期,人斷奶之後,到少年和成年階段,便失去這種消化乳糖的能力,以致世界上有不少人無法喝奶,喝了就會腹脹、腹瀉等等。

然而,在歐洲和非洲那些酪農業發達的地區,卻有不少成年人依然能夠享用牛奶和乳製品。而在東亞非酪農區的大部分人口,卻不能喝奶,也不喜歡乳製品。為什麼?

這正是人類演化史上的一個有趣課題。

在文明史之前的六百萬年,人只有在嬰兒時期才需要喝母奶。大約三歲斷奶之後,人從此便沒有機會再喝奶了,於是他消化乳糖的能力便毫無作用,慢慢退化了。不料,到了大約八千五百年前,近東地區的農人馴服了牛羊,開始了畜牧酪農業,學會了生產大量的牛羊奶,再把這種技術傳到歐洲。這些地區的人們,如果不能喝奶,那他們就會喪失一大重要養分,存活機會也將大大降低,後代也少,且不健康。至於那些能喝奶的人,存活機會便大大提高,且更營養,更健壯,可以孕育更多的下一代,把不能喝奶的人淘汰掉。這便是演化史上「適者生存」的殘酷現實。

同一酪農區的人,為什麼有些人能喝奶,有些人又不能?答案:他們的基因不同。能喝奶的人,他們某些乳糖基因,曾經在基因複製過程中,發生了突變(mutation),結果反而使他們能夠消化乳糖,可以喝奶。但這是一種「好」的突變,且可以傳給後代,後代也都能喝奶了。至於不能喝奶的人,他們沒有這種基因突變,不能消化乳糖,無法取得牛奶中的重要養分,健康欠佳,也無法孕育更多的下一代,最後被淘汰了。一種好的基因突變,會受到「正選擇」,也就是會被保留下來,會快速「橫掃」整個人口,讓族群中大部分的人及其後代受惠,有生存上的優勢。

在今天,歐洲和非洲的牧區,也並非人人都有乳糖能耐,但擁有乳糖耐受基因的人,卻遠遠比乳糖不耐者居多。歐洲人的乳糖基因,又跟非洲人的不相同―兩者是在過去五千年前到一萬年前之間,分別獨立演化出來的。在東亞和東南亞非牧區,則是乳糖不耐者,遠比乳糖耐者多。然而,在這些地區,乳製品並非主要產品,也不是成年人的主要食品,所以他們也從未遭受到演化壓力,也不需要演化出乳糖耐受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乳糖耐不耐的問題,是在人類進入文明史之後才產生的。文明史之前沒有畜牧酪農業,所以這問題不存在。這可以證明人類的身體,在最近的一萬年,並沒有停止演化,仍然隨時可能發生生物學上的改變,以應付新的農牧環境。文化不但沒有取代生物演化,反而是文化(酪農業)導致新的生物演化。

(本文摘自《人從哪裡來》/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專為中文讀者撰寫的演化故事書,一窺人類演化的奧祕

在文明出現之前,人類長什麼樣子?過怎樣的生活?又是怎麼演化成我們現在的樣子?

本書將帶領讀者橫跨百萬年,探究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軌跡,解開人類演化的謎團。

人從哪裡來?關於人類起源的大哉問不少,一個習以為常的說法是「猴子是人類的祖先」,但這個說法大錯特錯!本書以歷史敘事的方式,敘寫人類演化史上最關鍵的課題,諸如:人是怎麼出現在這地球上,從什麼生物演化而來?人的身體是怎樣從「像猿」慢慢變成「像人」?人以雙足行走是為了節省熱量?人在非洲大陸演化成直立人之後,又怎樣走向全世界?

而人類演化到今天,只剩下「智人」(Homo Sapiens),但在數十萬年前,曾經有多種不同的人生活在地球上:如直立人、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等,這些人之間的差異可不同於現代的黑人、白人或亞洲人;他們之間差異大到會將彼此視為不一樣的生物!本書將描繪這些「人族成員」的生活樣貌,以及說明後來在我們智人出現後,他們為何消失不見了?

本書作者賴瑞和教授發揮史學功力,從《科學》、《自然》……等國際頂尖科學期刊和專書中,搜羅各種關於人類演化的最新資訊,一一解答上述的人類演化大哉問,用通俗淺白的語言,向讀者娓娓道來六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

【作者簡介】賴瑞和,1953~2022

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出生於馬來西亞新山,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專長唐代歷史與文學。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和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喜愛中西文學、寫作、歷史、美食等。

著有三本專題散文書:《杜甫的五城:一個火車迷的中國壯遊》、《坐火車遊盛唐》和《男人的育嬰史》;以及三本學術專書:《唐代基層文官》、《唐代中層文官》和《唐代高層文官》。

《人從哪裡來》/時報出版
《人從哪裡來》/時報出版
#人類 #演化 #乳糖耐不耐 #嬰兒 #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