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CureVac生物科技公司16日宣布,研發的新冠疫苗在後期實驗中取得的有效性僅47%,未達到預設目標。由於歐盟已訂購超過1億劑CureVac疫苗,如今效力不佳,能否順利交貨,引發質疑。
CureVac研發的CVnCoV疫苗,共有來自歐洲與拉丁美洲4萬名志願者接受實驗,研究團隊擷取其中134例展開期中分析,取得效力僅有47%的失望結果。研究結果公布後,CureVac在美國股市的盤中交易下跌逾50%。
CureVac公司坦言,施打CVnCoV疫苗的志願者,至少遭13種變種病毒感染。在通報確診的病例中,124起病例接受病毒基因定序以確定感染的毒株;結果發現,僅1例是感染2019年底出現於武漢的病毒。約57%則是感染傳染力更高的「高關注變異株」。
此外,期中分析也證實這款疫苗對年輕人較為有效,至於能否保護60歲以上的民眾則未獲證實;然而,後者是最容易在感染後轉為重症的年齡族群。
由於嬌生疫苗與AZ疫苗恐引發罕見卻致命的血栓副作用,部分歐洲國家針對這2款疫苗設下施打年齡限制,也讓歐洲買家寄厚望於CVnCoV疫苗。CVnCoV也被視為在接下來疫苗接種熱潮中,能協助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國家在全民接種率迎頭趕上富裕國家的疫苗。
該公司聲明稿指出,「雖然我們期待更好的期中結果;但是實驗結果顯示,面臨前所未見而又多樣性的變異病毒株,該款疫苗要產生高效力無疑充滿挑戰。不過,我們會持續對另外80個病例進行最終分析,這意味著疫苗的效力仍可能發生變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