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本報26日時評〈打臉王美花〉一文 ,經濟部發布聲明,指該評論「不符基本事實」,強調台積電是「自願」交出資料。坦白說,經濟部的說法才是「不符基本事實」。
美國政府以「提升透明度,解決晶片荒」為由,要求全球各大半導體廠交出機密的商業資料,包括客戶名單、庫存狀態、良率、未來生產計畫等機密資料。
消息傳出,業界譁然,因為這些數據資料都是廠商的商業機密,萬一洩露會影響其接單、價格與競爭力等,台積電的反應是說「不會透露個別客戶的商業機密資訊」,這是含蓄表達不同意的立場,但也預留交出資料的空間,而結果顯然是在壓力下非交出不可。
雖然美方咬定要廠商交出數據是「自願」性質,但事實上,這當然是強制而非自願性質,只要從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與半導體廠商的會議中說出,如果企業不願意回應美方的請求,「我們還有其他的工具,能讓他們向我們提供數據」的話,就可得知;她還說,希望不會走到那一步,但如果有必要,「我們會這樣做」。
任何人聽到這番話,大概就知道美方的要求到底是「自願」還是強制。可悲的是,只有我們的經濟部,毫無分辨能力地接受美方的「自願說」,甚至還跳出來為美國的鴨霸行為擦脂抹粉。
經濟部指,本報時評稱「台積電無法抗拒美國的壓力、無法拒絕這個不合理的要求,上周五明白表示會提供美方要求的數據。」是明顯錯誤的解讀。台積電先後表達了不同的態度,哪裡有解讀錯誤?我們要說的是:全世界只有台灣經濟部才會認為、也相信,在美方明白表示要對不交數據的廠商制裁後,廠商提出數據的作法還是「自願性質」。
經濟部還說,台積電提供相關資料給美方,「主要是要協助供應鏈的利害相關人,一起解決半導體供應問題。但仍會保護客戶與營業相關機密。」請問經濟部,資料提供出去之後,要如何維護相關人的利益?要如何保護客戶與營業的機密?這樣的說法有說服力嗎?去問問那些利害相關人,有誰願意把自己的機密資料給美國?
蔡政府官員漠視事實、靠網軍護航盡做大內宣,已到了離譜的地步。疫苗政策、護航高端也是明顯的案例,美國政府才公布的入境規定,所謂「疫苗護照」的名單中,根本就沒有高端疫苗,蔡政府如何自圓其說?
經濟部說:「不會改變政府跟產業站在一起的立場,也不會改變我國產業保護營業祕密的法遵行為。」誰都希望經濟部能說到做到!但在台積電交出數據給美國政府的事件中,我們只看到經濟部附和美方的說法,完全看不到政府是如何跟產業站在一起的,更不要說保護產業的機密了。美國這種行為已涉及多重妨害企業營業祕密,經濟部怎麼不去跟美國反映?(中國時報主筆室)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