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來臨,如何安排妥當「養老」、「長照」,幾乎是無可避免的問題。「安養信託」不像保險、基金這麼廣泛普及、被大眾所熟知,但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更勝單純的保險和基金,好好的安排與運用「安養信託」商品,可以保障我們自己後半生的生活。

邁向高齡社會,人們最擔心的就是淪為日本所稱的「下流老人」,我認為,應趁青壯年、還有行為能力時,就開始著手安排晚年財務規畫,包含手上現金、壽險、股票、房地產等,等到年紀大了、可能需要長期照顧時,就可以「活得安心、活得有尊嚴」。

不少人明明就有錢、有保險、有存股、有不動產等資產,卻還要擔心年老時,資產所託非人或者被他人挪用。「安養信託」其架構和功能,可以排除上述的不利情況,讓自己老齡時獲得安養。

以安養信託的「自益信託」為例,民眾可以將自己的錢,透過銀行,將未來的金錢給付妥善規畫,逐步給自己。舉例來說,若有近1000萬元資產,透過銀行信託架構,約定70歲之後,未來每月給付4萬元給自己直到約90歲,銀行將遵照這個約定執行任務,無論當事人在受益時健康狀況如何、是否有子嗣,都可以在老齡時,擁有安身立命的本錢。

安養信託也可規畫為「他益信託」,民眾可以將自己的錢,透過銀行將給付妥善規畫後,逐步給別人,譬如配偶、小孩、伴侶。例如1000萬元也可請銀行安排「安養信託」,約定配偶或伴侶70歲後,每月給付4萬元,同步照顧所愛之人。

此外身故保險給付,也可藉安養信託架構,約定小孩在30歲之前,每年只能定額領取或動用部分金額,直到30歲較為成熟後,才將剩餘身故保險理賠金額一次給付給小孩。委託人甚至可以在信託架構中,安排可信任之人擔任「監察人」,協助處理非例行性的重大支出,在委託人昏迷或者無行為能力時,代為處理重要事務。

安養信託是養老、長照、照顧身心障礙朋友、財富傳承的良方利器。我建議民眾,可以多方了解、詢問銀行專業人士之後,進行規畫與了解相關的內容,照顧自己老年生活。

#小孩 #架構 #照顧 #安排 #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