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國家決定把俄羅斯逐出SWIFT支付系統,作為對俄入侵烏克蘭最嚴厲的制裁手段,不過,這種作法是無庸置疑的濫權。

所謂的SWIFT是指「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這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合作組織,功能是把全球各國銀行連接起來,方便美元的匯兌結算等,目前有超過200個國家、1萬多家銀行參與,所有國家都透過這個組織去清算彼此的貿易、匯兌、資金往來。

由於全球貿易金融使用的貨幣仍以美元為大宗,因此被逐出此體系,等同被斬斷參與國際貿易的管道,這幾乎是最嚴厲的制裁懲罰,美國對伊朗、北韓就是以此方式制裁。

但問題是SWIFT是全球性的國際合作組織,非美國所擁有的機構,某個角度而言,這是一個各國一起使用、同時一起維護的「全球性公共財」。但美國以其影響力或甚至霸權力量,迫使SWIFT把其敵對國家「逐出」,很明顯就是一種濫權,把全球性公共財當成自家的武器,用來對付其他國家。

其實,美國類似的濫權不少,近年為了維護霸權、壓制大陸,祭出科技戰,但這種科技戰其實就是拿原來屬於全球性的供應鏈當武器,用來打壓大陸及中企,結果讓各國為了保護本國,紛紛要「擁有與發展」本國的重點產業。

類似的效應其實在國際支付信息體系中早已出現。大陸已發展出可替代SWIFT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俄羅斯在7年前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統,歐洲國家也在3年前以英、法、德為主體,發展出另外一個專為與伊朗貿易的支付系統。 俄羅斯遭歐美國家嚴厲制裁後,中俄經濟關係將更緊密,尤其俄羅斯天然氣出口主力將由歐洲轉向中國,人民幣的國際支付占比將大躍進,與美元實力更接近。

#全球性 #支付系統 #美國 #濫權 #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