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在5日議會質詢時,鐵口直斷的認定再過3天台灣的確診數字就不準了,會進入黑暗時期。最後只能退守醫院,連疫調也不做了。這是身為地方公衛首長,對中央主導的公衛作為作出的死諫,宣布中央若不積極提出對策,台北市3天後將在公衛戰場向Omicron投降。

投降對戰場指揮官而言是件悲壯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最大的功能在保存戰力,避免魚死網破;固守陣地,保障國民及國土安全。成熟的作戰計畫中,就必須包含投降計畫,二戰結束後檢視英國的作戰計畫就赫然發現已包含投降計畫。所以對於柯市長這樣悲壯的預言,不但應該給予他極高的評價,還該給民進黨政府最差的差評。

柯市長雖沒說出投降原因,實務公衛學者一看就知道公衛已經面臨崩潰了。公衛其實沒有量能,衛生局疾管科永遠都是小貓兩三隻,但憑著他們的動員功力,號令全市齊步作為易如反掌,在他們的眼裡真能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敵。這次碰到了中央遲不大量擴充沒有量能之虞的PCR檢驗,反其道擴充量能有限的快篩,再以量能不足及自己錯誤的認知反對快篩取代PCR,造成整體篩查量能根本沒有提升。

地方寄望以廣匡列快篩查取代繡花疫調的希望落空之後,大量無聊疫調會整垮整個公共衛生體系。當衛生局因為病例太多而放棄疫調及干預時,病例絕對會呈拋物線上升。因為拋物線上升的趨勢在台灣早就該發生,要不是地方政府的努力,台灣的數字絕對不會像現在的「匍匐前進」,衛生局投降後,當然打回原形。

所以一切的錯都是錯在指揮中心,憑著前副總統陳建仁一紙闡明「偽陰偽陽」的發文,搞得全民七葷八素,竟然無語面對指揮中心不擴充篩查的錯誤政策。期望的快篩甘霖來後,又因為錯誤的定位,讓甘霖不能成為化解地方疫調的及時雨,地方終於在中央錯誤政策的拖累下,在完全沒法找出替代方案時只好放棄做不來的疫調,及疫調相關的繁雜文書流程。

柯市長當然知道現在已是公衛該退場的時候,醫療也該進場接管。嚴格說起來柯市長並非投降,而是轉進另一個戰場。此時蔡總統指示的「重症求清零」才能由醫療院所主導實現,否則一些輕症的病患都是被公衛延誤就醫致死,如何能重症清零。「輕症求控管」也能透過醫療機構的居家隔離讓輕症病人獲得最好的管理。此時指揮中心並非管理重症與輕症的單位,應該退場。順便帶走箝制老百姓生活的上百條酷刑公文,才最能符合蔡總統還老百姓正常生活的期許。

指揮中心現在不裁撤,而是對酷刑公文一條條慢慢的解,才是現在地方政府對中央最失望的原因。當又看到過程中被挖出這麼多採購弊案,更讓地方政府覺得到底是在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難不成我們都是在為民進黨政府的利益而戰,那還不如朝著直接轉進到更符合蔡總統指示的理念去執行,才能更符合為人民服務的天職。(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

#公衛 #地方 #輕症 #快篩 #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