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資金流出最多的前三國家為南韓、台灣、印度,金額分別為18.6億美元、14.6億美元及10.17億美元。台股終結連三周淨流入,南韓和泰國上周也由淨流入轉為淨流出,印度則連十周淨流出。上周漲跌幅指數表現中,台股收跌0.6%,菲律賓、南韓和印度跌幅分別達3.1%、2.8%和2.6%。

中信臺灣智慧50 ETF(00912)經理人張圭慧表示,2022年全球半導體成長產值預估維持雙位數成長。晶片的供不應求使晶圓代工全年產能利用率將超過95%,加上業者調漲晶圓代工價格,營收仍有強勁成長。由於需求強勁,主要晶圓廠已預告2022年產能都將滿載,四大廠產能利用率仍超過100%。

台股短期恐受美股影響陷入震盪,基本面中性偏多,依舊穩健,即使金融市場出現趨緩疑慮,HPC、車用等終端需求強勁仍將使半導體產能持續滿載,且在多數半導體類股財報營收數字佳、上調2022年股利等消息激勵下,前期跌深的半導體類股後市看好,有望受惠於長線題材發酵。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提到,越南德國工商會表示,俄烏戰爭導致全球供應鏈受干擾,德國企業被迫重新安排供應鏈,越歐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後,消除超過99%關稅,使越南對德國企業吸引力大增。越歐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後,越南的出口額增加了3.7%,對德國出口額增加25%。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印度央行也在日前上調利率,為今年第二度升息,並將寬鬆貨幣立場移除,也顯示印度央行目前已將重心放在對抗持續攀高的通膨。整體而言,國際利空、通膨走勢、貨幣政策收緊速度,仍可能為印度股市帶來干擾,短期料延續區間整理態勢,操作上建議採產業分散布局,適度增加防禦性類股比重。

中長期而言,鑒於印度的經濟成長動能在主要國家中仍為最佳,且企業基本面仍未轉壞,因此表現仍不看淡。

#升息 #超過 #美股 #表現 #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