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到150日圓左右,依照今年弱勢的日圓匯率計算的日本經濟規模,將直接被打回30年前的規模,日本確確實實地「失落三十年」,而這一切,又是拜美國之賜。

日圓匯率從今年以來即呈現出乎外界意料的弱勢及貶幅;今年初猶在110多日圓兌1美元的價位,不到年底就已貶到150日圓,貶幅超過3成。雖然這波貶值是因美國升息、美元走強,導致各國貨幣都對美元貶值,但日圓的貶幅卻是「領袖群倫」。

貨幣貶值固然有助出口,但整體而言,則是代表經濟規模萎縮、國家實力下降;在日圓匯率貶破140時,日媒《日經新聞》就指依此匯率計算,日本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在時隔30年後再次低於4兆美元;而現在匯率則更慘跌到150的價位了。

雖然同樣是接近4兆美元的經濟規模,但代表的意義卻極為不同;1992年日本GDP是3.91兆美元,這個規模僅次於美國的6.5兆美元、占全球GDP比重達15%;但現在的3.9兆美元在全球占比不到5%,美國更早已是20多兆美元的經濟體,日本只占其零頭。

由此就可看出日本這「失落三十年」的悲慘,在全球經濟規模排名上,日本甚至有可能被德國擠到第4名。

談到日本進入失落年代的開始,一定會被提到的是當年的《廣場協議》,美國逼迫日圓大幅升值,日本進入超級繁榮的泡沫經濟,待泡沫破裂就此進入失落年代,至今仍未脫困,甚至要「倒退三十年」。

高齡99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說:當美國的敵人很危險,當美國的盟友卻是致命的。日本的遭遇算是一個例證。台灣能不戒慎乎?

#貶幅 #美國 #匯率 #當美國 #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