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企業倫理在台灣推廣面臨不少困境,不僅國內沒有案例,國外案例也極少,在大學成為一門課程更面臨沒有教材、學生興趣缺缺的困境。不過,在當時企業倫理概念仍未普及時,信義書院在十年前即薦送教師出國研修永續相關的國際趨勢與專業知能、研討個案討論的教學法,開始納入華人倫理思維、發展具在地特色的企業倫理個案教材與開設相關課程。

此外,包含財務、管理、行銷、統計等商學各領域的課程均與企業倫理結合,商學各學門都有各自的倫理課程;課程設計上透過實際模擬操作、案例分享等有趣的互動式設計,不再枯燥乏味,學生參與投入相當熱烈,企業倫理也從選修課,成為政大商學院的學士、碩士、博士的必修課程。

信義書院推動企業倫理議題從邊緣走向核心,並透過教育推廣,養成台灣民眾的永續意識並有獎助學金、創業競賽,鼓勵學生發揮所學,也持續協助其他大專院校教師增能,創造影響力。

信義書院十年來發表及補助超過40篇企業倫理個案、協助其他大專院校200多名教師提升企業倫理教學品質、提供近130萬社會服務獎助學金與創業競賽、共3,155名碩博士通過企業倫理必修課、建置4,189本企業永續報告書資料庫、舉辦論壇講座、演講、人才培育影響近5,000人,多管齊下為台灣培養具企業倫理思維的永續人才。

政大商學院院長蔡維奇表示,政大在全球有130多間重要的姐妹校,在推廣企業倫理教育上,未來十年深入交流,將台灣企業倫理理念發揚至國際。

#思維 #倫理 #教師 #企業倫理 #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