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台灣目前再生能源建置落後,核能除役後電力缺口278億度無法補上,產業用電持續成長,使得2021年度電力排放係數0.509較2020年的0.502更高,建議政府開放企業建設小型核電廠(SMR),並直言「政府不蓋,民間來蓋」。原能會表示,任何核能的使用都必須接受該會的安全審核和監督,而能源政策的擘劃則屬經濟部執掌。
三三會昨日舉行例會,林伯豐表示,台灣已將2050年淨零碳排入法,尤其面臨國際產業供應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2027年即將啟動,減碳已是全民責任。
面臨淨零碳排的目標,林伯豐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討能源配比,保留核能為基載電力,核能發電占比至少30%、核二、核三延後除役。他並舉例指出,比爾蓋茲和日本合作新一代反應爐將投資10億美元,興建345MW的核電廠,台灣應可仿效,建議政府開放企業建置小型核電廠。
林伯豐並強調,要提升綠電業者投資建設意願,政府應給予足夠的投資抵減、融資利息補助和私募股權租稅優惠政策誘因;另企業使用再生油品或者生質燃料,也應給予再生能源憑證、減碳認證或獎勵措施。
另可參考美國《2021年儲能稅制獎勵及設置草案》,企業投資儲能設備給予投資抵減,補助碳補存技術研發與應用;並且《產創條例》也應針對製程減碳、汙染防治、綠色設施等環保投資增列投資抵減租稅獎勵。
三三會認為政府應提高國際認可的自願性市場碳權抵換量或比例。林伯豐表示,台灣的碳費每公噸10美元(約新台幣310元),比鄰近的國家日本、新加坡都是2到3.5美元(約新台幣60到100多元)還要高,建議在碳費訂定上應循序漸進。
此外,減碳是全民責任,不宜集中於排碳大戶身上,所課徵的稅費要與國際接軌,避免雙重徵收。並要檢討與建置可與國際接軌的碳盤查標準、輔導措施、認證標準與管理機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