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種雞規模過小,種雞均由美國進口,但美國禽流感與雞白血病等疾病造成蛋雞折損、產蛋良率下降等,47個州已淪為禽流感疫區,種源問題嚴峻,難預見缺蛋結束的一天。業者表示,台灣禽舍大多仍採開放式飼養,難擋家禽疾病等威脅,美國種源出問題,台灣飼養環境也亟需檢討改進。
其中,雞白血病會在成年雞中產生淋巴樣腫瘤和產蛋量下降為特徵,是嚴重危害養禽業的禽病之一,該病與禽流感不同,呈漸進性發生和持續低死亡率,患病的雞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多種疾病。
業內人士表示,台灣種蛋雞從美國進口的來源已出現問題,除禽流感,就是雞白血病使蛋雞死亡率上升,產蛋率因此下降,以往一隻中雞可養1年半,但雞白血病病讓雞對環境免疫力下降,雞還沒養回本就病死,以現在每隻中雞240元來算,若養1個月就死亡,每隻就虧將近180元。
他說,現在國內平均產蛋率不到5成,一方面種源出問題,美國多數為密閉式養雞場都得禽流感,代表現在的生物防護已擋不住禽流感,更何況是開放式禽舍為主的台灣。
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教授趙黛瑜表示,雞白血病和禽流感最大不同,在於不太會跨國傳染,只要禽場管理好,雞白血病不太會擴大,而禽流感則會透過候鳥跨境傳播,禽場管理效果有限。
農委會表示,正向行政院爭取禽舍改建及相關保險等經費,總經費約40億元,而禽舍改建部分將於今年編列預算11.5億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