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SVB事件,衝擊台股金融股表現,上市金融指數從9日以來跌幅4.21%,14日達1,508.08點,日K連四黑。
李學詩、黎方國均表示,基於三大理由,SVB事件對整體金融市場傳導性低,不至於引發系統性風險。第一、美國從1929年經歷多次金融風暴至今,對處理銀行破產很有經驗,SVB僅是資產「錯配」所致,也就是拿客戶短期存款,買長期的國債,引發流動性問題。
第二、美國Fed有法源依據可以管理及介入銀行業者,基於央行是銀行業最後的融資者,相信Fed能扮演好提供銀行最充足的流動性角色,況且SVB資產裡以國債為主,資產品質很好,能有秩序處理資產。
第三、在Fed的保護傘下,一旦銀行出現問題,Fed能動用的工具相當多,影響性不大。市場經常把SVB事件比喻為雷曼2.0,是大錯特錯,因雷曼兄弟為證券商,Fed並無法源介入,同時雷曼兄弟是將槓桿放大的資產證券化造成系統性問題,而SVB資產以國債為主,相當乾淨。
因Fed擔心還有別家銀行爆雷,李學詩認為,預料Fed升息更慢,SVB影響台股不大,短期台股重挫是修正漲多及目前全球股市氣氛不佳。李學詩認為,整體而言,SVB事件對台灣的金融股沒有影響,台股下挫主要反應市場悲觀看待金融股。長期投資可以存股台灣的銀行股,短期投資者靜待SVB利空消散。
黎方國也說,台灣金融業對SVB曝險極低,除非美國中小型銀行流動性問題擴及美國大型銀行,否則對台灣金融產業影響有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