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珍愛藻礁公投」連署已破50萬大關引發熱議,由於超越法定門檻29萬份連署,蔡政府派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喝咖啡」摸頭遭拒,利用這類負面政治文化進行協商,也已凸顯藻礁議題已陷「公害政治學」。
日本琉球大學教授宇井純在1968年著作〈公害政治學〉,主要檢討日本水俁地區水銀公害問題,且從歷史因素切入國家、企業、住民、人權角度,嚴厲批判國家極權力量的無限擴張,強迫徵收人民生活的土地與資源。
總統蔡英文曾稱台灣不缺電是不爭事實,直接掩蓋能源轉型和生態保育的無為而治,政府擬在2025年將天然氣發電占比提高到50%,台電緊接計劃增設240萬瓩的天然氣機組於桃園大潭的天然氣電廠引爆藻礁危機,卻讓全民承擔這一連串華而不實的綠色能源政策跳票之殤。
台灣抵制「公害政治學」的草根力量已經不容忽視,此次逼迫政府的資本主義「國家機器」傾巢而出,這股力量開始企圖透過政治風向、政策收買、操縱媒體以及公投門檻等,導致各種光怪陸離的解套策略引發眾怒。
綠營側翼先是影射環保團體為中共同路人,緊接營造南北對立的族群衝突,並且利用傳播媒體進行議題設定轉移焦點,甚至放生全民透過公投連署自救藻礁。經濟部長王美花說:「如果藻礁公投通過,將出現電力缺口,要多用500萬噸的煤炭來提高燃煤發電量。」呼應綠營網軍抑制珍愛藻礁公投祭出「南部人請貢獻出你的肺」哏圖,散布各類網路平台製造南北矛盾,也讓環保公投被超前部署來模糊焦點,一場強收土地資源的「公害政治學」正荒謬上演。
藻礁議題已陷「公害政治學」,政府理應在公共政策上平衡土地資源,一味使用政治手段來霸凌民意,恐怕有傷亞洲民主燈塔形象。
(作者為新聞研究所學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