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aZeneca疫苗在今年3/3、4/4分批抵台,劑量分別為11.7、19.9萬劑,而效期分別為6/15、5/31,3/22首批疫苗開始施打,但截至4/25國內僅4.2萬人接種,在疫苗未延長效期的前提下,照此接種速度在6/15前僅約10萬多人施打,屆時剩餘的21萬劑難道要作廢嗎?我們別忘了,許多貧窮國家連疫苗都沒得打,台灣竟還有多餘的量,豈非諷刺?台灣雖在新冠病毒肆虐下始終是「防疫模範生」,但在疫苗施打速度上屬世界倒數,一天僅約1200多人接種,同屬「防疫模範生」的紐西蘭接種率為2.8%,台灣(0.14%)與其相比遜色不少。

台灣在疫苗開打後雖有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行政院長蘇貞昌與各縣市長帶頭施打,但接種率依舊沒有起色,總體觀察可發現兩個主要原因:(一)相對世界各國台灣「目前」處於較安全的環境,民眾的生活未受疫情影響,因此接種與否對民眾沒有太大的差別,何況是要接種以副作用聞名的AZ疫苗。(二)符合資格民眾在決定是否自費接種前大多會觀察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施打狀況,醫護人員雖屬高風險族群但普遍施打率低。

當局意識到接種狀況後雖擴大了疫苗施打對象、新增一萬劑給有需求的自費民眾,即使如此照目前的施打速度、政策,疫苗在效期內仍無法使用完,除非確定要延長AZ疫苗效期,但延長效期現在看來不太明朗,因此政府當務之急是加速接種,不應只開放區區「一萬劑」給自費民眾,政府應開放更多數量,同時擴大接種專責醫院(目前全台僅31家),此外在這世紀流行病盛行的2021年,接種疫苗是普世價值,民眾不該「掏出鈔票」後才能「挽起衣袖」。

若政府未即時修改接種政策,4/22莊人祥所說的:「希望能在5月底前將疫苗打完」,此話有非常大的機率落空,到時可憐的國軍官兵繼吃鳳梨後可能需要挽起衣袖(此次並非捐血)來幫忙消耗快到期的AZ疫苗,而台灣並非只買了3、4月抵台的31萬劑AZ疫苗,據聞5月底莫德納將抵台,但疫苗的效期我們似乎無法掌握,倘若下一批的效期又不幸地像這次抵台的兩批疫苗只剩1~2個多月,到時很有可能會出現疫苗塞車的狀況。

(作者為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學生)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疫苗 #接種 #台灣 #民眾 #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