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峰會聯合聲明提及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議題,外交部表達感謝。4月美日峰會、5月美韓峰會、歐日領袖峰會、G7工業國外長會議,本月日澳會談、G7工業國領袖峰會皆關切台海的和平穩定,安全議題連續受到國際矚目,蔡政府的智庫認為,台灣安全的實質重要性已獲得認同。

歐美峰會聯合聲明計有36項,全文約4500字,其中第26項論及與中國多面向的交往政策,及在氣候變遷、核武不擴散議題的合作方向,再提新疆、西藏、香港情勢及南海航行議題,有關台灣海峽僅20字。解讀聲明文件不能僅看片段,須從全盤論述的架構及重要性順序剖析其意涵。歐美峰會聲明第26項係在中國政策下提到台海,且將台海列於新疆、西藏、香港之後,全都屬於中國的內政,蔡政府對歐美的架構究竟不察,抑或視而不見?除了感謝國際對台海安全的關注,何不提出異議?

蔡總統上台後,否定馬政府的外交和兩岸政策,卻寧可在國際矚目的文件退讓為中國的內政問題。蔡政府自認歐美日的一個中國政策,不同於北京的一中原則,卻汙名化國民黨的九二共識,當局見樹不見林,片面擷取對其有利的詞彙作為大內宣,選擇性利用反中論述,誤導國人的認知。連日以來國人關注疫情起伏,忽略了蔡政府的外交的作為,國家主權和外交戰場成為於政治人物操作工具,值得關切。

近來台灣疫苗嚴重短絀,靠著美日的慷慨捐贈,府院黨不時表態感謝外援,國人在分級下等待施打疫苗,當局所謂的謙卑執政,禁不起疫情的驗證。去年蔡總統逕自宣布開放美萊豬進口,引發反彈。眼看8月反萊豬公投箭在弦上,美貿易代表署宣布將在未來數週內召開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消息,蔡政府隨即附和,台北若干傳媒和學者配合大內宣,倡言簽訂雙邊貿易協定BTA的前景。國人固然對台美雙邊經貿關係精進有所期待,美宣布重啟會談如同一紙尚未兌現的空白支票,並不意味談判有結果,論者過度揣摩美方的訊息。

蔡總統說,開放美牛和美豬不僅是符合國家整體利益,也是能促進台美關係的決定。已停滯4年9個月的貿易和投資會談此刻傳出重啟消息,華府此舉具有針對性,倘刻意選在我公投前進行預備性磋商,藉以放出有進展的氛圍,將可抵銷若干反萊豬的聲浪。無論美方宣布的時機或會談的期日,主動權皆操之於華府,都是談判策略的運用。面對美方會談前的動作,相關部會宜審慎以對,貿易協定視同條約案,屬於立法院職權,建議於會談前監督行政部門,提出因應對策,避免蔡政府重蹈覆轍。

(作者曾任職於行政院新聞局、駐美代表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會談 #蔡政府 #歐美 #國人 #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