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1月12日下午召開中執會。會中因應近來國內疫情逐漸升溫,兼任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亦指示,希望能在農曆年前將疫情穩住,讓民眾可以安心過好年。話鋒一轉,蔡英文也提到了2022年即將舉行的地方縣市首長選舉。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民進黨決定將選舉作業流程延到農曆年後啟動,但從去年12月18日四大公投結束後,就積極佈局6都變9都的政治版圖重劃分,以及台中二選區補選、林昶佐罷免案的勝利後,宜蘭縣長林姿妙遭檢調大動作約談,都不難看出執政黨當前的政治企圖。

且蔡英文在會中也讚賞了黨公職同仁,從公投到補選所做的努力。並表示12月18日的公投及1月9日的選罷結果就是說明,無論對事的公投或對人的選舉,只要平時努力把執政做出績效,面對挑戰大家團結全力以赴,就可以得到國民的認同和信任,所以再艱難的逆境都挺得過去。

然而蔡英文的這番說法,顯然忽略了四大公投當中,各案都逼近400萬張同意票的民意,以及顏寬恆雖輸但依舊拿到8萬多票支持、林昶佐雖保住立委之位但同意罷免人數其實大於不同意罷免人數的事實。蔡英文說,這樣的公投和罷免結果代表「國民的認同和信任」,就是只看見選舉投票結果的輸贏,而沒有看見這個社會真正存在的分歧,和民眾不斷在選舉當中對執政者提出的反對和質疑。

這也就難怪蔡英文在2022年的元旦文告當中,會將焦點全部放在兩岸關係,並一直向對岸政府喊話;但對國內逐漸緊繃的疫情、每天都在節節高漲的房價物價、民生內政問題卻無甚著墨。台灣人民的民生問題,絕對是總統應該在元旦文告裡說清楚講明白的重點。

或許一次又一次的選舉結果,已經讓執政者和執政黨忘記了「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人民不是替政黨或特定政治人物背書,令其得以擴張權力、獲取利益的工具。人民是選贏之後,政黨與執政者更該積極服務的對象。

尤其最近年關將近,又開始會聽到許多社福機構在號召捐年菜、捐物資幫助貧困家庭度過寒冬。公益廣告播了好幾十年,還是一直在播「一家幾口擠在狹窄的房子裡,一天只能全家一起合吃一個便當、合吃一碗麵。熱心民眾只需要捐出幾百元,就能讓他們過上一個好年。」

每年我們都繳了這麼多稅金給政府,但每年我們都還是看到有很多民間機構在替這些社會底層的弱勢家庭奔走協助,令人不禁想問:「這不是政府早就該做好的工作嗎?怎麼反而是民間機構還要為這些有需要的弱勢群體四處奔走?所以政府花納稅人的錢,到底又做了什麼?」

也許在讚賞自己黨內同仁又打贏了一場漂亮選戰,未來可以怎麼遂行黨內政治目標的同時,總統應該重新想想選舉數字背後,許多政府應該關心的老百姓的真實人生。否則這樣的蔡英文,還是全台灣人的總統嗎?

(作者為口譯工作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蔡英文 #選舉 #公投 #執政者 #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