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屆台北市長選舉雲波詭譎,蔣萬安、黃珊珊,以及傳聞中的陳時中三腳督形勢變化,讓藍綠白支持者格外糾結。總綰兵符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早前在選對會指示,北北桃提名連動性高,6月後才會處理,甚至7、8月再提也不遲。棄保效應發酵之下,各陣營都必須存有最壞的打算、最好的選項。蔣萬安並非穩贏!
蔡英文說的「北北桃提名連動性高」該怎麼解讀?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吳怡農宣布不競選連任,某個程度說明了台北市長選情似乎不是那麼重要。綠營呼聲最高的陳時中在疫情逐日升高之際,能否下莊拚選舉不無疑問,還有轉戰桃園市長勝選機率更高之議。不要忘記,民進黨永續執政權的最高戰略是:打擊第二大黨,意即誰是第二大黨就是主要的打擊目標。這些觀察都指向同一個目標:民進黨在台北市長選舉最好的選項是勝選,萬不得已,次要的選項是不讓國民黨贏!
以2014、2018兩次台北市長選舉來看,前者是民進黨不提名、「禮遇」無黨籍柯文哲對戰國民黨連勝文的另類藍綠對決;後者是無黨籍柯文哲、國民黨丁守中、民進黨姚文智三腳督之局。然而,不管是兩組或三組候選人,國民黨都能有41%的得票率;姚文智得票率17.28%,顯然沒有獲得泛綠陣營的基本盤支持,這是棄保效應的結果,意即泛綠陣營討厭國民黨執政而轉投恨新潮流恨得牙癢癢的無黨籍柯文哲。
2012年黃珊珊在台北市第4選區(港湖區)參選立法委員獲得17.16%,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黃珊珊也曾在此區以親民黨拿到39.86%,當年民進黨與親民黨合作,在此區以不提名「禮遇」黃珊珊。兩次選舉得票率差距不小。
黃珊珊問政走中間親藍路線,2019年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陸贊同「兩制台灣方案」,黃珊珊因此辭去親民黨文宣部主任;哥哥黃曙光主導國艦國造計畫著有成效,參謀總長退休後擔任國安會諮詢委員,與蔡英文總統互動良好,英系立委甚至曾提案「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修正草案,一度被視為「黃曙光條款」;再加上黃珊珊多次批評蔣萬安,綠營選民看在眼裡,對於支持黃珊珊並無違和。
蔣萬安相較連勝文、丁守中,要拿到41%得票率應是妥妥的;黃珊珊浸淫在泛藍陣營20年,迄今並未加入柯文哲的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也認同她無須入黨,如果黃珊珊能以無黨籍取得20%,站在蔡英文的高度,最高戰略應是不讓國民黨重返首都執政,避免姚文智慘敗經驗,那麼有沒有可能以不提名來「禮遇」無黨籍的黃珊珊呢?小英遲遲不急著提名的態度,答案似已呼之欲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