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防部公布《全民國防手冊》範本,在輿論、立委批評下,又增加兩頁醫療急救補充資料,不過還是很落漆;畢竟台灣已半世紀未經戰火洗禮,國防部年輕的小編們離上一代躲空襲防空洞、沒水、沒電、沒網路、食物、油料靠配給、醫療資源匱乏、崩潰的時代太遙遠,戰爭情境只能靠「想像」。
前陣子也有綠委形容戰爭像「打遊戲」,手握搖桿殲敵於千里之外,活脫脫沉浸在虛擬世界無法自拔的笑話。但國防部編製這手冊關係到老百姓生命安全,是在總統蔡英文指示下編製,不能天馬行空、憑空想像。這不能怪各界批評的意見很多,連就近的防空洞、防空避難室在哪裡?各縣市緊急醫療處所在哪裡?都要靠掃描QR Code、遇停水時撥打水公司客服電話、民生必需品憑戶口名簿購買、配給,所以必須妥善保管;最重要的是戰時醫療處所大量傷患的優先處理順序,必定會產生資源排擠,怎麼辦還是只有天知道?
事實上早有媒體披露拉脫維亞政府曾發布《72小時:遭遇危機時該怎麼做》手冊,告訴老百姓如何自救、如何辨識敵我軍服並與侵入者保持距離、進行「公民不合作」作為……;如果國防部的小編們與戰爭情境脫節,至少可以參考臨戰國家作法,就不會陷入戰爭停電後一連串的無知,冰箱、網路、手機都無法使用,連燈光照明都必須重返蠟燭、燃油時代。國防部不能閉門造車,至少可以把新設的數位發展部天才IT大臣,以及相關部會找來討論該怎麼做吧。
根據國際機構CSSEGISandData的資料顯示,2月24日烏克蘭爆發戰爭當天的新冠疫情通報新增確診數為2萬7538例,第二天起全部歸零,直到現在依然是零確診、零死亡。數字歸零的意義,顯然並非因為烏克蘭政府防疫有成,而是醫療體系面對大量傷患救治已然崩潰,遑論其他慢性病患者、需要救治病患的資源排擠作用。
既然蔡總統指示編撰《全民國防手冊》的起心動念是俄烏戰爭,國防部的民防作為就應審視目前烏克蘭老百姓碰到的諸多困境,提出因應之道,而不是吹噓「巷戰」很重要、儲購蘇氏牌掃把,一旦造成大量老百姓傷亡,軍人有軍醫院照護,老百姓傷了,健保還有給付嗎?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