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高層軍事安全及戰略性對話今天舉行。據悉,此次對話的重點之一是美方將定義「不對稱戰力」,並根據此一定義,決定台灣對美軍購優先採購的武器及系統清單。台灣美國商會(AmCham Taiwan)質疑「不對稱戰力」的定義,並稱不對稱戰力的台灣安全構想,非但不能提升台灣的嚇阻能力,反而導致政策被誤解,嚴重拖緩軍售過程。

何謂「不對稱戰力」?7歲小孩對戰7呎大漢,謂之「不對稱戰力」!賣給小孩再多符合不對稱戰力範疇的武器,小孩就能戰勝大漢?烏克蘭對戰俄國不就是「不對稱戰力」活生生的例證?美國及西方盟國輸送再多武器彈藥和系統,烏克蘭仍難贏得戰爭。縱使俄國撤軍,烏克蘭斷垣殘壁,屍橫遍野,大戰後的和平有何意義?無怪乎烏克蘭喜劇演員總統澤倫斯基要奉勸台灣,化解兩岸衝突,當以外交斡旋為重。

現代戰爭的定義甚廣。軍事戰爭、政治作戰、心理戰、外交戰、貿易戰、科技戰、媒體戰、文化戰、甚至是台灣執政當局最擅長的認知戰,無一不可「戰」,不對稱戰力,也無所不在。以小事大以智。台灣應有的不對稱戰力,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而不是對美國言聽計從,將自己妝點成刺蝟,挑釁敵人來犯。台灣應強化非關軍事武力的不對稱戰力,智取兩岸和平。

至於美國藉「不對稱戰力」變更對台軍售優先項目,或是台灣美國商會質疑「不對稱戰力」拖延軍售,都說明了美國軍火商政治遊說與行銷策略有所改變。不變的是,繼烏克蘭之後,美國亟欲將台灣推上火線,將兩岸推進火海,坐收漁翁之利。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不對稱戰力 #烏克蘭 #定義 #美國 #美國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