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世界報》(DIE WELT)年終回顧,以「疫情大流行贏家、快車道上的中國」為題,認為中國大陸比任何國家都更成功擺脫新冠病毒危機,基爾(Kiel)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總裁費爾伯邁爾(Gabriel Felbermayr)則提醒,北京應注意人口瓶頸造成「未富先老」,還有提升政治、文化魅力。
該報導指出,中國經濟率先復甦正引發21世紀重大辯論之一,即中美誰將主導世局。中國與韓國、日本、澳洲、紐西蘭、ASEAN(東南亞國家協會)10國簽署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是次地緣政治上重大勝利,此外率先戰勝疫情也使經濟可望成為唯一能持續成長主要經濟體,並加速追趕美國腳步。
新加坡國立大學巴基斯坦裔教授、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主席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也在新書重申2015年至今不變論調,即中國終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1強國,他稱美國科學界長期以來被認為世界最佳,但這次疫情暴露其弱點,疫情加速美國聲譽淪喪和失敗形象,「權力對比已經發生顯著變化,而且會是持續性趨勢。」
費爾伯邁爾則告訴《世界報》,中國正變得越來越強大,不至於成為霸權國家,但迅速成為越來越多國家最重要貿易夥伴,這賦予北京更多機會來維護自身權益和參與制定規則。這位經濟學家也注意到中國人口中位數老化問題,認為這是當前陸方最需要克服問題之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