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進入傳統淡季,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表示,1月看起來比去年12月差,2月有農曆年應該會更低,3月還看不到,由於半導體缺貨蠻嚴重,還是有些問題,無法預估今年第1季跟去年同期相比狀況。
林恩平雖然在7日法說會中鬆口表示,只要價格合理,不排除任何階產品,但亦釋出想要升級手機鏡頭客戶還是蠻多的,林恩平表示,目前高階鏡頭設計不少,跟去年比起來差不多,公司策略是先接高階產品,但會導入貢獻多少還看不清楚。
大立光法說會後,外資看法分歧,歐系外資在最新報告指出,大立光對智慧型手機鏡頭升級仍然充滿信心,高規格鏡頭項目的數量不少於去年,我們預計防手震傳感器轉換模組採用率將會上升,超廣角鏡頭升級(從5P到6P)和潛在重新設計的前鏡頭/ToF可望驅動2021年的獲利回升,在鏡頭+VCM設計,大立光認為公司處於有利地位,可以提供小型化解決方案;我們將大立光2021到2022年每股盈餘下調7%到8%,維持「優於大盤表現」評等,但目標價由4600元下調至4200元。
日系外資則認為大立光處於U形復甦的底部,可望於今年第3季回到年成長,維持大立光的「買進」評等,目標價3890元;至於亞系外資則下調大立光評等至「持有」評等,目標價為3000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