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1年3月完工的高市桃源區「龍橋」改善工程,在高市政府努力下,趕在農曆年前3日恢復通車,除能有效改善居民每日往返的交通路線,未來還會透過完善的資源整合,提升周邊觀光旅遊效力。
橋名經部落會議決議,採當地拉阿魯哇族語「柱陸㼘鉲」來命名,取其「後門神住的地方」之意,象徵著前往當地後花園的一條重要陸橋。
受2009年莫拉克颱風影響,少年溪上游土石下移撞擊龍橋橋墩而中斷,此後居民通行與農特產運輸改行駛溪底便道,每逢颱風豪雨為搶收農作物更是冒險通行,高雄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等單位合作下,龍橋改善工程於2018年9月14日開工動土,經過830天等待,終於在3日完工通車。
高市政府原民會表示,該橋樑段長約80公尺、寬5公尺之單線雙向車道,引道段兩岸長度合計93公尺,設計採單跨RC造型拱橋設計,以不落墩形式跨越少年溪,避免橋樑結構因河道土石撞擊損壞,同時提高樑底高度至12公尺,使豪大雨期間溪水不影響車輛通行。
柱陸㼘鉲橋意象營造融合原鄉社區綾紋圖騰意象以紅、黑配色,以凸顯原住民人文特色,未來除肩負著振興少年溪觀光溫泉重要使命外,亦為桃源里及勤和里芒果、愛玉等農產品運輸重要聯絡橋樑。
重建後的龍橋除提供居民一條農產運送及安全回家的道路外,也連動少年溪溫泉區周邊,居民盼能恢復往日觀光泡湯人潮與榮景,使在地青年願意返鄉深耕在地文化,注入新生活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