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文化傳承的平台。」有鑑於桃園客家文化館客群年齡較長,為拓展場館使用率,市府客家局決定攻進孩童市場,斥資830餘萬規畫設計「親子探索館」,於室內打造共讀、益智區,並在互動式遊戲區融入客語對話區,引導孩子大方說客語,加深族群認同,目前工程已進入尾聲,預計農曆年後能正式開館。
客家文化館座落於龍潭區,2008年初開放,館內以客家文學及客家音樂為推廣核心,設有文學館、音樂館及賴碧霞紀念專區等場館,長年來吸引不少觀光客登門探訪,卻因缺乏地方連結,導致當地住戶鮮少前往,場館新鮮度也令地方直搖頭。
為拓展客文館的使用度,客家代理局長戴興達表示,他將客群對準「社區親子」,將去年「小客人狂歡節」活動作為發想養分,預計打造如傳統市集、餐廳等情境,藉由扮家家酒的方式,誘使孩子勇敢講出鄉土語言,營造符合親子的客語友善環境。
戴興達表示,新設的親子探索館共有2樓,總坪數為125坪,1樓供0至6歲的小小孩遊玩,除有基本的學步前區,也規畫多重情境舞台、客家服飾換裝區。2樓則給6歲以上的大孩子遊玩,設有親子共讀與益智桌遊區,激發創造力,場館預計農曆年前完工,力拼年後開館。
龍潭親子建設推廣聯盟理事長黃琬瑄表示,媽媽們雖期待場館開幕,同時也擔心客語友善環境只停留在硬體設備,卻無配套支持孩子「真正」開口說客語,建議客家局能透過系列活動、志工協助慢慢引導,結合地方客語共學資源,落實深耕在地的精神,而非只是作作樣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