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親人重病陷入昏迷,在救與不救中拔河,是生命中的大難題,無法體會家人的病痛有多苦,一方面又不想失去摯愛,很容易陷入兩難。一名60歲婦人因呼吸衰竭陷入昏迷,著急的兒子希望母親能活下去,醫師隨後替婦人插管急救,不過醒來後的婦人用顫抖的手寫下17字,其中更表示自己想要安樂死,讓醫師看了相當難過。
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今在臉書上分享,近期收治一名60歲婦人,由於她本身有嚴重肺阻塞與氣喘,所以過去曾插管過一次,有成功拔管。這次會再回到醫院是因為肺炎,婦人呼吸明顯變喘,但她拒絕插管,不過一旁的兒子不願失去母親,便收回了不急救的要求。
就在某日晚上,婦人因呼吸衰竭陷入昏迷,值班醫師考量到,兒子先前收回了不急就要求,希望醫師能夠全力搶救心愛的母親,所幸經過插管送入加護病房治療救回一命,在靠著呼吸器的治療下,婦人病情暫時沒有生命危險。
蘇一峰說,婦人在完成氣切從加護病房轉出後,一看到他,便用顫顫巍巍吃力地寫下,「我喉口很痛,吞水也痛,我要打嗎啡安樂死」,從字跡可看出來,婦人用盡了相當大的力氣,從「我要打嗎啡安樂死」這句話中可得知,婦人承受著相當大的病痛,讓人相當揪心。
蘇一峰指出,有5種病人一旦決定插管,很大的可能會一直插管到過世為止,第一種是末期肺病患者;第二則是心臟功能差的患者;第三則是年紀大的患者;第四是反覆中風、嚴重失智或肌肉退化的患者,最後,是癌症末期的患者,蘇一峰坦言,以上情況病人若選擇插管,要有可能需接受氣切手術的心理準備,他解釋,若患者病情穩定也有一定的剩餘壽命,為減少插管的痛苦,通常會建議氣切,若不願進行手術,很可能導致併發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