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路透社短觀調查中,日本製造業者雖信心回籠,但非製造業尤其是指被疫情重創消費產業,還是沒有看見景氣回春跡象。

日本2月製造商信心指數由黑翻紅,從原月的負1大增為正3,在化學與食品產業帶動下,從2019年7月以來首次出現正值。甚至有受訪者預測,5月份短觀指數會還會增加至8。不過,2020年新冠疫情嚴重的6月份,路透短觀一度掉到負46。

樂觀受訪業者表示,穩定的市場環境與匯率價格,都是全球景氣回溫證據。因中國大陸汽車市場買氣回籠,因此對電子零件需求正在增加,至於歐洲和美國汽車市場也都很不錯。

不過,化學產品需求回溫速度稍為緩慢,以及民眾消費變得謹慎,也讓一些管理階層多所抱怨。

至於日本2月份非製造業指數還是負數,因受到服務業與批發業拖累。值得慶信的是,指數已從元月的負11點,上升4點至負7,負數表示悲觀者多於樂觀者。但預計5月份時指數可望回至持平狀態,部分原因是訊息與通訊業前景看好。

日本政府於15日曾表示,日本上季經濟成長超乎預期,因海外需求反彈也直接帶動出口與資本支出。但是,日本目前正在實施的緊急狀態,會讓景氣復甦腳步再度放慢。加上疫情並未完全消失,使得企業資本支出也會保持相對謹慎。

#全球 #短觀 #指數 #日本 #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