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科技部原草案明定成立行政法人國家太空中心,協助太空發展相關事項,考量「太空發展法」屬於基本法性質,予以刪除,不在「太空發展法」草案中明定。
另外,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也提出「太空發展法」草案,提升國家太空中心位階為科技部轄下的財團法人,協助推動太空發展相關事項,並由政府設置國家發射基地。此外,也針對太空產業,研擬金融保險、租稅優惠、投資獎勵等措施。
蔡英文總統2019年競選連任前,提出進軍太空產業,成為衛星零組件、地面接收設備、相關系統設備重要研發和製造基地目標。行政院長蘇貞昌接掌閣揆後第一份公文,就是核定第三期太空發展計畫,預計10年投入251億元,每年發送一顆衛星。同時,在科技部和太空中心協助下,成立「台灣太空產業發展協會」,納入產官學專家,一起組成國家隊,打進太空藍海。
為讓法制面更加健全,科技部提出「太空發展法」草案,科技部表示,國家推動太空產業發展,就是在建構整體環境與配套,例如飛試平台、太空環境驗測平台等支援,讓民間可在搭建好的基礎上快速發展。
科技部指出,第三期太空計畫所規劃衛星,是國產元件飛試平台,通過驗證後就能進軍國際市場,增加台灣廠商的技術與產品附加價值。
科技部預計2023年發射福衛八號第一顆衛星、2024年發射福衛八號第二顆衛星,到了2025年,就能推出B5G(Beyond 5G)低軌通訊衛星。2026到2029年,每年都要發射一顆衛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