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新月異之3C數位時代,「喝玲瓏、賣雜細」5、6年級生小時常見的童玩、漫畫,卻逐漸被遺忘,為回憶舊時代童玩,台中北區太平國小校園內近來展示「古早童玩」,包括,彈珠台、玲瓏鼓、布袋戲等,都是學童DIY作品,動動手、拒當低頭族,藉由成果展,彷彿搭乘時光機,懷舊童年憶。
太平國小教務處指出,校內文化走廊一一展示,學生寒假作業「古早童玩」DIY作品,展示前有宣傳期,學童透過課間廣播,推薦自己的作品,希望透過宣傳,吸引更多學生目光,讓學生在欣賞童玩後,將寶貴的1票投給心目中最佳的作品。
太平國小指出,配合閩南語課本中介紹童玩,讓學生都能用閩南語唸出展示的童玩,還要能造句,不但具體、更有真實感;四年級學生洪于馨介紹的古早童玩「彈珠台」,現場大家爭先搶著玩,連老師也愛不釋手,很有成就感。
二年級學生許睿音,用閩南語介紹「玲瓏鼓」,表示家裡的阿公、阿媽玩起來回憶兒時很有趣,希望贏得人氣獎。製作者讓參觀者親手操作各式各樣的古早童玩,享受樂趣。其中五年級學生謝芝芸的作品「神奇兩面童玩」,因為是「1體2面」,製作耗時且鎖螺絲難度高,相當不容易。
太平國小校長余益興表示,寓教於樂的台灣母語日活動結合寒假作業「古早童玩」展,讓學生們DIY並操作,除認識阿公阿嬤的兒時童玩,並探索童玩的智慧與科學原理,感受、分享童玩創作的樂趣,留下難忘的回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