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立委質詢關注焦點為美國財政部4月是否會把台灣列為匯率操縱國名單?楊金龍坦言,根據美國匯率操縱三項標準,台灣今年確實有可能被列入名單。

不過,楊金龍也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球央行QE政策,導致資金全球流竄,加上陸美貿易戰等非常態的影響,美國設立的標準恐無法適用。

立委吳秉叡詢問,央行去年下半年及去年全年淨買匯金額分別為352億美元、391億美元,以美國匯率操縱國的三個標準,台灣有可能被列入匯率操縱國名單?

楊金龍解釋,我國對美國出超,以前沒有超過200億美元,但因陸美貿易戰展開,中國大陸對美國順差轉移到其他國家,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轉單效應,台灣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出超金額明顯提升。

其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我國出口到美國去的資通訊產品,是因應遠距商機、美國對我國產品需要增加,商品出超不是匯率關係,這一項因為這樣被列為匯率操作國,楊金龍表示,要跟美國商量「這不是匯率問題」。

楊金龍強調,以前每年有兩次跟美國溝通的機會,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還是可以透過視訊跟美國持續溝通。

去年自疫情爆發,美國QE印鈔票的金額非常龐大,資金流竄到股市、其他國家,楊金龍認為,FED為了國內法定職責實施QE,央行因為資金進來龐大,對於我國金融市場穩定造成很大威脅,楊金龍強調,「維持金融市場秩序,也是央行賦予我的責任」。

#楊金龍 #台灣 #匯率操縱 #名單 #疫情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