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系外資表示,底盤及相關模組為鴻海目標供應的電動車關鍵零組件,集團對此強化自身能力、與合作夥伴策略結盟,以加快發展步調。由於集團目前未涉足動力系統開發,此次結盟日本電產為良好的合作案例。

歐系外資指出,鴻海近期的策略結盟對象主要分為2類,一是贏得電動車訂單及客戶,包括鴻華先進、飛雅特克萊斯勒、吉利、拜騰及菲斯克等,二是如日本電產等增強電動車生產能力的合作夥伴,認為鴻海構建電動車生態系的進展方向正確。

歐系外資持續看好電動車可能成為驅動鴻海營運成長的中長期新動力,雖考量新台幣強升干擾,將去年每股盈餘(EPS)預期調降3%,但基於首季營收優於預期、將今年每股盈餘預期調升1%,維持「買進」評等及目標價160元不變。

亞系外資則指出,鴻海透過鴻華先進取得底盤及整車開發能力、透過攜手拜騰獲得工廠營運能力,並透過攜手日本電產獲得動力系統能力,使電池成為目前唯一缺少關鍵。不過,預期鴻海2024年可望以高效益方式實現電池生產,並應用於電動車領域。

亞系外資認為鴻海策略結盟日本電產,為鴻海拓展電動車業務的另一里程碑,有鑑於穩健拓展電動車業務、近期營收成長動能強勁,對鴻海後市維持樂觀看法,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150元不變。

日系外資指出,日本電產的E-Axle動力系統解決方案,與鴻海電動車開放平台MIH聯盟的策略及目標相似,均希望協助客戶節省成本及縮短開發周期。認為鴻華先進在MIH平台架構下採用日本電產的動力系統將是雙贏合作,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146元不變。

美系外資則指出,動力系統是電動車的關鍵部分、占總成本的20~25%,鴻海與日本電產策略結盟,為電動車業務發展上的另一大步,進一步擴張關鍵電動車零組件設計生產能力,可進一步加強MIH平台設計及解決方案,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130元不變。

#鴻海 #鴻華先進 #日本電產 #外資 #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