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今天(31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財經大事,最大頭條是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半導體的整體產能仍大於需求,像現在產能很短缺的28奈米,全球產能仍大於實際需求,只是因為疫情或美中貿易紛爭而造成供給吃緊情況。
【1】劉德音:3情勢釀全球晶片荒
有關近期全球半導體產能短缺情況,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30日表示,晶圓製造產能的供不應求,並不是因為生產據點集中在台灣才發生這件事,不論半導體生產據點在全球哪裡,都會出現現在的狀況。
【2】10年期債息飆風再起 美元指數衝93
美國疫苗接種加速進行,加上拜登政府下財政刺激猛藥推升通膨預期,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30日一度竄揚到1.78%的14個月高點,帶動美元指數突破93關卡,攀上四個半月新高,美元兌日圓也觸抵一年高點。反觀美股周二早盤,四大指數則全面走低,又以科技股跌勢較深。
【3】歐盟翻臉:痛批台灣官僚 風電國產化
經濟部能源局30日舉辦台歐盟風能研討會,未料會中歐洲經貿辦處長高哲夫、歐盟能源總署能源政策策略與協調處長Cristina Lobillo Borrero致詞時火藥味十足,輪番呼籲台灣離岸風電規則不應與世貿組織(WTO)貿易規則背道而馳、在國產化要求上不應「不切實際和過度官僚」。
【4】鴻海 去年三率三降
鴻海因業外不給力,拖累去年獲利表現,雖然營收創高,但是獲利卻未同步跟上,經結算去年EPS僅7.34元,表現不若前年的EPS8.32元,在法人關注的三率表現上,也不若前年,呈現三率三降。
【5 】瑞薩工廠產能恢復需百天 日政府急找台廠援助
日本晶片製造商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30日表示,3月19日發生火災的那珂工廠需要至少3~4個月時間才能恢復至正常產能。於此同時,日本政府已向台灣方面求援,希望台灣半導體業者能協助其進行替代生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