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指出,若沒有透過前瞻建設超前部署、支持各項重大水環境建設,使水源區域調度最大化,加上中央各部會與地方齊心、在4個月內迅速完成抗旱水井、埤塘水源、再生水廠及緊急海水淡化廠等建設,台灣面臨此次百年大旱根本無法撐到現在。

面對全球氣候極端化逐漸成為日常,蘇貞昌認為應更努力,將危機化為轉機,如因此次旱情獲知許多水資源是應提早準備、備而不用,如伏流水開發、水井準備,甚至利用乾旱時進行水庫清淤等,以讓旱情影響減到最低。

由於6月以後降雨可能持續偏少,蘇貞昌請各部會務必做好萬全準備,包括緊急海淡廠、伏流水、地下水利用、移動式淨水設備、建築工地地下水運用等均應持續趕辦,並請經濟部與中市府合作,在確保不會造成地層下陷前提下,將豐沛水資源支撐民生產業需求。

蘇貞昌強調,政府面對嚴峻旱象,已設法降低對社會衝擊,記取上次復水拖延40小時教訓,此次節至上午6點,復水比例已提高至92%。對於受衝擊相關產業及民眾,財政部過去對此提出減稅等其他措施,此次亦請主動辦理,並請經濟部與地方政府持續密切配合。

#蘇貞昌 #旱災 #水情 #衝擊 #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