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長林佳龍因台鐵太魯閣號重大傷亡案,可能打包走人,地方觀察若負起政治責任,下一步是沈潛養望累積能量,或重新接受民意檢驗,返回台中參選,都是可能選項,但政壇瞬息萬變,除了目前檯面上人選,是否有黑馬出線?要挑戰拚連任的台中市長盧秀燕,民進黨唯一考量是「會打贏的人」。
被視為戰鬥力強的林佳龍,面對重大交通慘劇,是繼續留任善後,負起改革台鐵責任,抑或「辭職照准」下台,備受矚目,林佳龍曾在台中磨劍十年,一圓百里侯夢想,這次台鐵太魯閣號408車次2日在花蓮縣大清水隧道出軌,則是他仕途之路始料未及的衝擊。
政壇人士認為,現在林佳龍處境只有一個「苦」字,如果准辭交通部長,沒有舞台與政治資源,深耕基層困難度升高,但2018年以20萬票大輸盧秀燕,龍團隊錐心檢討「到底輸在那裡?」而以其這兩年來勤跑台中基層,重回台中執政仍是他重要的人生清單之一。
目前民進黨台中市長下屆有意逐人選,包括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立委何欣純、交通部長林佳龍、總統府前祕書長蘇嘉全等人都是熱門人選。
「民進黨對決戰中台灣,首要拿下台中市,以打贏盧秀燕為終極目標」,熟諳選戰者直言,「所有的布局都在小英思維中」,當前政治氛圍民進黨居下風,國民黨趁機攻擊,但政治詭譎多變難逆料。
明年底市長選舉,盧秀燕蟬連市長一役,顯見不只是迎戰民進黨選將,已升高為「總統級」選舉,蔡英文總統以台中贏台灣就贏,操盤中台灣這一局,其實也是盧秀燕與蔡英文「兩個女人」的硬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