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緊急已是現在進行式,氣候變遷正全面性衝擊人類生活,「能源轉型推動聯盟」表示,相關氣候調適與減緩措施絕不能只靠中央,國際上也紛紛可見有許多城市提出比國家更積極、更具野心的氣候目標,例如地方政府訂定中長期減碳目標、編列足夠的自籌預算、加速推動運具電動化等。
能轉盟今(2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做出「2050淨零碳排是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的宣示,但要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絕不能光靠中央,也需要地方共同協力才有機會達到。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表示,若未來氣候變遷沒有得到緩解,將帶給台灣各更多的挑戰,全台22縣市所提出的「溫室氣體減量執行方案」中,高達15個縣市並未設定量化的中長期減碳目標,即使有訂出具體目標的地方政府,其目標也欠缺積極度,僅遵循中央2015年所定下的2030年減量20%、2050年減量50%目標。
張皪心指出,地方政府應明確盤點轄內溫室氣體排放量,訂出具體可行的長期減碳目標及策略,並定期公布執行成果及滾動調整,以更積極的行動為人民把關。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魏揚指出,目前各地方政府的能源與氣候治理相關業務缺乏有效整合,建議地方政府應成立類似「氣候會報」的治理架構,由地方首長統籌各局處,訂定該縣市之減量與調適目標、規劃整體性的能源與氣候相關政策,並編列氣候預算用於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楊書容表示,運輸部門排碳佔全國12.4%,為第4大排碳部門,根據2018年交通部的自用小客車、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分別有43%、59%的汽機車使用是為了通勤,相較於2年前的調查結果是攀升的。
至於如何移轉私有運具使用至公共運輸減少空污碳排,中央雖能提供輔導及補助,但地方政府的角色還是非常吃重,地方政府應該加速推動運具電動化。
能轉盟今日除了提出地方氣候治理的訴求,也公布響應訴求的跨黨派地方議員以及政黨名單,目前已有44位跨黨派的地方議員連署支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