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11線上,花蓮縣壽豐鄉水璉國小,利用3D繪圖技術將飛魚在波濤洶湧海上跳躍畫面,繪製在入校階梯上,象徵「人生無順遂,勇於挑戰」,同時也將部落地圖融入地方特色及2大族群特徵,一併繪在校門口前,美化圖像讓學校具指標性外,也讓學生更能認識部落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
水璉國小校長呂俊宏介紹入校階梯前象徵水璉部落海祭的圖像,繪製飛魚及竹筏的圖像,主要是讓學童認識祖先們如何利用竹筏乘風破浪出海捕魚,同時延伸到「人生並未一路順遂」的道理,且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挫折,在階梯繪製的用意即是希望他們能一步一步地挑戰自己與外面的世界。
呂俊宏接著介紹在校門口繪製水璉部落地圖的用意,主要希望讓學童認識部落當初從何處轉戰過來,同時也呈現出水璉部落2大族群的特徵,即為阿美族的在地頭目石與基本紅白黑線條,和撒奇萊雅族8大巨石,同時也將地區特有植物、風景名勝等一併標記圖內,孩子置身校園中,除了學習知識外,更能藉此了解部落文化的內涵。
據悉,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前年為了在水璉地區發展觀光路線,拜訪部落頭目及村長後,發現水璉國小座落在部落裡頭,若在入校階梯前繪製代表性的圖像,或許能吸引遊客走訪,與校方討論規畫後,最後由壽豐鄉公所斥資800萬元聘請廠商施作。
呂俊宏笑說,校門口還沒有圖像前,因樹木茂密、落葉多導致周圍陰暗潮濕,鮮少有人行經,自從繪製後,校門口明亮許多,學童們都很開心。
此外,水璉國小學生多來自壽豐鄉與豐濱鄉,目前約29名,不過呂俊宏並不擔心學校因少子化面臨廢校,反倒有自信地說,水璉國小是台11線上的第二大校,人數雖然少,教學品質卻很精緻,由於學校地理環境背山面海,面對海洋學習美語,轉身山林習得阿美族語了解祖先的智慧,透過發展特有的「雙美語」課程,讓孩童和國際接軌外並能保存族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