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大學社團「新住民子女社」(簡稱新好社)日前舉辦「印尼編織杯袋」線上手作課程,學員搭配課前收到的材料郵包,由來自印尼的新住民姊妹徐菁瑩教導視訊教學,不僅落實防疫宅在家,也體驗多元文化。
授課講師徐菁瑩是來自印尼的新住民,在台落地生根,積極融入台灣社會,並推廣母國文化語言,包括擔任移民署高雄市第二服務站、左營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通譯人員,也擔任國小印尼語及多元文化講師。
此次課程傳授「印尼編織杯袋」,徐以棉繩取代傳統麻繩,方便學員更易上手,也可依需求自行決定編織長度,相當環保實用。
新好社輔導老師邱巧齡表示,社團主要由新住民子女組成,透過各類講座、課程活動促進學員認識、認同父母的文化,也相互交流扶持打氣、凝聚向心力。近期疫情嚴峻進入三級警戒,各級學校改採遠距教學、暫停社團活動,為讓學員學習不間斷,首次嘗試透過網路視訊進行社團教學活動,效果出奇地好,受到學員熱烈迴響。
新好社社長陳松林說,社課首次運用網路視訊,不僅維持社員參與熱情,也吸引更多非社員的校內師生參與,課前先將棉線材料包郵寄給報名者,加上老師講解淺顯易懂,就能宅在家享受DIY樂趣。
參與社員、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呂崇煒是熱衷參與社課的忠實粉絲說,課程中老師隨時留意學員狀況調整教學進度,不清楚的地方也可線上回看,相當方便。應用經濟學系李郁心平常就喜歡手作,得知消息立刻報名,完成作品相當開心,成就感十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