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持續發燒,苗栗科技廠爆發外籍移工群聚感染,點燃市場對半導體晶片供應鏈隱憂;專家指出,若台灣疫情難以緩解,甚至進一步影響半導體晶片產能,可能會促進大陸晶圓廠的議價能力。

苗栗科技廠爆外籍移工群聚感染,除了最初爆發的封裝和測試大廠京元電子,超豐、京鼎和智邦科技等多家科技廠皆有外籍移工確診案例,且迄今仍陸續有外籍移工確診傳出,不禁引發市場擔憂,儘管一些分析師指出,目前尚未影響半導體晶片供應鏈,然均都認為若疫情擴大,對供應鏈可能會造成影響。

《南華早報》報導,全球晶片嚴重短缺,雖然台灣目前僅少數工廠傳出染疫,且對晶片產能的影響不大,但台灣作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重鎮,在過去短缺情況發燒之下,台灣晶圓廠一直是產能滿仔的情況,並在過去幾個月頻頻調漲報價,市場對科技廠染疫有著高度重視。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 )經濟學家Gary Ng表示,若台灣疫情遲遲未見緩和,最終若導致產能小幅下滑,可能會促使大陸晶圓廠的議價能力提高,「若今年第三季疫情仍未趨緩,大陸晶圓代工的議價能力可能更加顯著」。

不過Gary Ng認為,即使受疫情影響,台灣晶圓代工業務轉移至大陸的可能性仍不大,因為多數代工廠已經接近產能滿載,而且大陸在先進製程方面並沒有替代方案,最為頂尖的中芯國際仍落後於該領域龍頭台積電,「儘管客戶欲降低風險,轉移訂單亦非一時能促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該報導指出,大陸晶片製造商近期表現十分亮眼,股價飆漲,且也接獲許多訂單,議價權也越來越大;據大陸官方數據顯示,IC製造商5月產量創下299億片的新高,相較前值4月的287億片要高出許多。

據市場研調機構TrendForce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目前仍運作正常,沒有受到很大影響,並且尚未有客戶將訂單,自台灣轉移至大陸的跡象。

#京鼎 #京元電子 #超豐 #全球 #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