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第1季轉虧為盈,稅後淨利0.34億元,每股盈餘0.07元,5月持續獲利,自結稅前獲利0.48億元。鄭文隆指出,最近幾年來多角化經營與改造,商船營收比重從80%降到30%,國艦國造比重從11%增加到60%,未來結構不會有太大改變,2023~2025年國艦國造比64%、離岸風電占比14%、商船占比16%、其他占比6%;2026~2030年國艦國造占比65%、離岸風電10%、商船10%、其他6%。
國艦國造方面,目前手持27艘國艦國造業務,將持續爭取海軍及海巡署業務,並推動「整艦商維」與「造修合一」,達成建造一艘船艦能延續20年全壽期服務;另建造國艦重要裝備園區,投入裝備生產及組裝。
目前國艦國造中,建造中的有國防部兩棲船塢運輸艦,預計明年3艘交船,新型救難艦是原型艦,到2023年會建造3到5艘,後面會爭取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預計超過10艘。潛艦原型艦去年11月3日開工,預計可能有7艘。
海巡業務10年141艘發包完畢,台船建造的有4000噸4艘、1000噸6艘及100噸15艘,海巡署還有30艘籌建計畫,預估有30艘。
商船船舶部分,手上商船還有5艘,分別為GPO潛舉式載運船、陽明2艘2800TEU貨櫃輪、台船環海1艘全迴旋大型浮吊船、高雄科技大學6000噸實習船。
目前全球海運相當熱絡,台船在商船部分會選擇利基產品,將爭取10萬噸及20萬噸散裝貨輪、4萬5000噸油品輪、1800~2800TEU及5000~7000TEU貨櫃輪、脫硫器改裝案。
台船認為,目前全球貨櫃船全數啟用,還是供不應求,日韓及大陸新船到2024年都下完訂單。但造船價格還是緩慢爬升,與2008年價格相比,仍屬偏低,未來空間很大。因為海運熱,船東很積極準備造船,造船價格上漲空間還很大,預估新船船價有157%上漲空間、中古船164%左右潛在漲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