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媒報導稱,大陸監管層與各家國際投行中國負責人召開會議,安撫市場,意思是教育產業的政策是獨立的,無意擴大到其它行業。28日晚間,A50突然暴漲近3%,中概股瘋狂暴力拉升。29日上午,A股、港股繼續反彈,其中,截至上午11時,恒生科技指數漲7%,創紀錄最大漲幅。

近期,大陸A股、港股、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均出現大調整,26、27日兩個交易日市值蒸發4.3兆元(人民幣,下銅),很多投資者恐慌出逃,加劇市場下跌。

消息面上,大陸監管層28日晚間與各家國際投行中國負責人召開會議,安撫市場,這無疑給內外資吃了定心丸,所以A50直接暴拉,美股中概股也強勢反彈。

據《中國基金報》報導,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師秦培景研報認為,對極端行業政策的擔憂導致內外部投資者負面情緒共振,A股前期已處於市場流動性緊平衡狀態,這放大了短期情緒面的衝擊。但是,極端政策落地可能性低,市場流動性負反饋的可能性小,而大陸國內基本面穩步向好的趨勢不變,且宏觀流動性依然寬鬆,預計內外投資者恐慌情緒宣洩過後,A股將迎來下半年最佳買點。

新華社報導稱,對於近日出台的平台經濟、教育培訓等行業的監管政策,市場上有些疑慮。這種情緒在股票市場有所反應。

報導稱,正確理解平台經濟、教育培訓等行業的監管政策,必須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去年以來,加強規範和監管成為平台經濟發展的關鍵字。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升級、一個個反壟斷案例的處罰,都向市場傳遞著清晰的信號:不適應的監管體制正在加速完善,平臺經濟的發展要走向良性有序的軌道。

近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意見提出「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等相關監管政策。要看到,近年來大量資本過度湧入培訓行業,販賣焦慮和過度宣傳異化了教育的本質,破壞了教育的公益性和正常生態。這次政策的出台就是針對民生痛點進行的一次糾正。

另外,新華社也提到,中國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沒有改變。新華社稱,由於近期的一些監管政策涉及境外上市企業,市場上有一種擔心,擔心未來中國企業赴境外上市的政策是否存在變數,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是否放緩。

實際上,針對企業境外上市的問題,監管部門近期也釋放了不少信號。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期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一些企業願意到境外上市,一些赴境外上市的企業願意回歸,有來有去是一種正常現象,我們總體都持支持態度。

新華社報導稱,可以肯定的是,證監會對企業選擇上市地持開放態度,支援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作出選擇,支援企業依法合規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

#市場 #監管 #報導 #行業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