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7月為鬼月,民間上流傳許多無法解釋的「恐怖故事」,社會科補教名師陳啟鵬在電視節目《新聞挖哇哇》分享,嘉義桂潭舊名「鬼仔潭」,流經的朴子溪在過去有不少抓交替的軼聞,甚至經過寫進史料《諸羅縣志》成為官方認證的鬼故事。
陳啟鵬分享,現今的嘉義桂潭舊稱為「鬼仔潭」,為朴子溪流經形成水潭,河道十分寬廣,而該地區屬於南北交通要道,在陸橋建立之前,居民必須涉水而過,因此時不時就會發生民眾失足溺斃的意外,並流傳著水鬼抓交替的傳說。
陳啟鵬說,早在清朝康熙年間出版的地方史料《諸羅縣志》即有記載關於鬼仔潭的故事,記載上指出,若在鬼仔潭溺水死亡的鬼魂需輪值一年,一年後才可投胎轉世。
陳啟鵬提及,曾有一團戲班收下大筆的訂金,接下要徹夜演戲的邀約,當日樂隊、戲班子在舞台上不間斷的演戲,台下也坐滿觀眾,卻發覺時間沒在流逝,遲遲沒有天亮的跡象。
陳啟鵬透露,當時一名樂隊團員察覺有異,便開始演奏起佛教曲調的樂曲,豈料,台下觀眾鳥獸散,緊接著就聽見「噗通」、「噗通」的落水聲,一眨眼的時間天色轉亮,戲班環視周圍環境才驚覺,演戲的地點在鬼仔潭的旁邊,伸進口袋撈出當初收下的大筆訂金,也全變成了鬼所使用的紙錢,事後團員面面相覷,奔向走告千萬不能接受徹夜演戲的邀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