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17日日本政府為了抗疫,決定再延長緊急狀態實施時間至9月中旬時,當下就有分析師認為,日本通膨在短時間內,無法追上歐美上漲程度。同時,因這種社交禁令,消費者支出將會進一步縮手。
大和證券認為,因成本上漲所推升的通膨正在拉抬製造業物價,但服務業卻還是受到新冠病毒影響,導致物價無法同步增加。糟糕的是,新變種病毒株傳染力更強大,染疫人數與日俱增下,這種局面可能還會持續下去。
20日,日本官方這份正式經濟調查中,當地7月有包括石油但不包括鮮食產品的核心CPI,年減0.2%為99.8,並連續3個月都低於基期100以下。核心CPI減少的部分原因是計算方式改變,手機費用變得權重較大所致,而7月份手機費也暴跌近4成,跌幅創歷史新高。
不過因食物與燃料成本增加,尤其是油費大漲近兩成下,7月核心CPI減幅低於市場預估的下滑0.4%,同時也比6月的減少0.5%要來得佳。至於電冰箱與空調家電等,以及外宿費用都在漲價,看得出一些日本家庭開始花錢消費了。
調研機構凱投巨集觀樂觀認為,不考慮比較基期較低,接下來幾個月可望看到通膨出現,因市場供貨短缺以及服務業的需求歸隊。同時,在食物與能源都不計入下,這種類似美國在用的核心CPI,日本卻年減0.6%。
外界預測,日本央行10月份利率審查時,可能會下修現行通膨目標值2%。因為,日本計算CPI方式改變,央行也會做些調整。7月時,日本央行曾預估過,日本這個財年全年的通貨膨漲,可能會上升0.6%。
農林中金總合研究所認為,日本央行的通膨預估值,是基於到2021年底時,經濟相關活動可望正常化來做的。不過,新冠疫情沒有降溫下,景氣復甦看樣子可能會再延宕。
日本經濟成長在2021年首季衰退後,第2季反彈增幅超過市場預期。至於第3季會表現如何,市場預估應該不會太出色,因為一直延長實施的緊急狀態,也給經濟成長重要因素的日本家庭支出帶來諸多限制,導致買氣將無法大幅提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