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力推五倍券,原擬讓民眾「花1千換5千」,卻連黨內都反彈,後終採「免付1千」方案,一套10張共5000元,9月下旬開放登記「預約」紙本及預定數位券綁定、10月上旬領取使用,期限至明年4月。但五倍券「改版」後成了網路熱議的數學題,網友對名稱仍叫五倍券相當不解,紛紛質疑到底是哪裡「五倍」?對此,有人認為是:「債留五倍」。
在民進黨內英系、正國會立委聯名抗議後,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拍板,今年五倍券不必像去年三倍券,人民須自掏1000元兌券。國發會26日在行政院舉行的記者會中報告說明,今年登記管道有數位個人綁定、數位共同綁定、紙本預約則有中華郵政預約等。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也表示,數位支付可自行到數位支付平台預約,而即便是要到郵局領取紙本券,也須先在預約平台預約,而該平台也負責各部會加碼的振興券抽取。總之,民眾都可領取「5000元」的五倍券。
網友對五倍券名稱大表不解,認為既然免掏1000元就不該再用此名,更在PTT論壇發文《五倍券的五倍什麼的五倍》求解。此文迴響熱烈,吸引大批網友留言,紛紛表示:「債留五倍」、「希望五倍」、「信心五倍」、「5000除以被罵到不用付的那個0元就是五倍」、「5000÷0=5(倍),數學老師今天請假了嗎?」「不叫五倍券那跟以前的消費券有不一樣的地方嗎?」「黨說五倍就五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