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今天(2日)報導,地方村民在高鐵橋梁附近修路築壩、填土造田,造成高鐵運營重大安全隱患。檢方依法向行政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推動問題整改落實到位。
這是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2日公佈的一個指導性案例。由其製發的第二十九批指導性案例共5件,涉及海洋環境保護、固體廢物污染治理、高鐵安全隱患防治、自然遺迹保護、傳統村落保護等。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說,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全面實施4年多來,檢方累計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近50萬件。這次是將地方實踐中相對比較成熟、各方面有共識的經驗做法和有益探索總結提煉成具有普遍意義的指導性規則。在目前公益訴訟檢察缺乏專門立法的情況下,對現有立法不足進行了補充細化。
胡衛列表示,新修改的《安全生産法》已正式實施,授權檢察機關對安全生産違法行爲提起公益訴訟。安全生産領域公益訴訟的制度價值在於防未病、治未然。
胡衛列說,針對民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較大的礦山和尾礦、鐵路安全、道路交通、危化品、消防、工業園區、城市建設、危險廢物、易燃易爆物品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檢方將提高發現重大安全隱患線索的能力。對於安全生産負有主體責任的生産經營單位,可以探索對其提出民事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